中新網12月27日電 健康,是每個人最常關心也是最重要的問題,每天人們都會接觸到各種健康有關的信息。據騰訊新聞ConTech數據實驗室發布的《大健康行業數據洞察報告2019》,僅在2019年上半年騰訊新聞健康內容的點擊/播放量就突破了41億次。互聯網已成為人們獲取健康知識、交流健康信息的重要渠道。
騰訊醫典百科詞條內容與微信搜一搜渠道打通然而,網上魚龍混雜、真假難辨,是用戶在搜索健康相關資訊一直以來面臨的痛點。為此,12月27日,繼微信搜索繼正式升級為“微信搜一搜”后,將健康搜索服務作為其重點項目,并全面接入騰訊醫典,通過最大的社交平臺+權威醫學充分融合,為全民醫療資訊服務帶來一次重塑,讓用戶可以在最短時間內獲取專業、可靠醫學知識,減少不實信息干擾。
以小程序為載體,提供結構化醫學知識圖譜
專業、靠譜的內容源是所有健康搜索的難點。截至目前,騰訊醫典已覆蓋超過1萬個疾病資訊,涵蓋85%常見疾病及癥狀、90%以上的急救知識,所有內容均引自國際優質版權內容,或聯合知名醫院醫生撰寫。與此同時,隨著近年來我國居民的疾病譜的不斷變化,心腦血管疾病、癌癥等慢性病占到當前總疾病負擔的70%以上,依托于小程序形態,騰訊醫典在國內首創了以知識圖譜為核心的醫學科普體系,在腫瘤、阿爾茨海默癥在內的多個疾病領域,構建覆蓋診療全流程的知識圖譜,從早期預防、癥狀辨別、初步診斷、治療方法到生活管理,幫助患者在每個環節都做好健康決策。此次微信搜一搜全面接入騰訊醫典,也使得醫典高質量、多維度內容優勢充分釋放。
除了日常疾病圖譜化內容的不斷拓展,圍繞用戶關心的熱點問題,騰訊醫典還會實時推出專題。例如,就近日備受關注的心血管疾病相關話題,騰訊醫典第一時間在小程序內上線專題,聯合業內專家就心臟猝死的疾病原理、征兆、急救措施以及預防等方面進行全面、深度解讀。此外,騰訊醫典還與出版全球全科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志》集團旗下的《NEJM醫學前沿》達成戰略合作,共同開設專欄,分享全球最權威的醫學科普信息,將最前沿的醫學內容匯集給大眾。
基于社交分享,構建醫學傳播正向循環
醫學知識的高門檻和復雜性,是造成醫患雙方信息不對稱的原因之一。而能夠破解醫學高門檻的只有醫療專業人士。遺憾的是,很多醫生由于臨床工作較為繁忙,缺乏充分時間與患者交流,而醫生通過參與互聯網醫學科普創作,可以有效地將疾病相關知識點傳遞給患者,成為臨床工作的有效補充。
騰訊醫典自成立之初,就堅持以專業人士為內容生產主體,讓科普成為醫患溝通和連接橋梁,并將醫學論文生產標準納入到科普創作,不僅保障內容的權威性,同時也拉近醫患之間的距離,讓真實醫學更為大眾所熟知,醫生也有機會通過醫典的平臺了解大眾的醫學水平和認知盲點,更有效、針對性進行溝通。
基于微信體系內的社交關系鏈,也有利于將專業科普內容的分享和互動更加扁平化。用戶不僅可以精準獲取可信賴的醫療知識,同時還能快速分享給身邊的親友,由點到面,讓知識分享扁平化,構建醫學科普傳播的正向循環。此外,騰訊醫典還可提供報告解讀、用藥查詢、急救手冊和醫院指南等實用小工具,為用戶在就醫過程中提供便捷的幫助。
醫學科普的推動不能單體作戰,此次與微信搜一搜全面打通,是騰訊醫典經過長時間內容及功能打磨后,充分發揮騰訊全內容生態平臺優勢,廣泛、深入觸達用戶的重要環節。騰訊醫典還將繼續依托微信公眾號、H5、小程序、APP等產品形態,拓展與QQ瀏覽器、企鵝號等騰訊全平臺渠道聯動,并與政府、醫療機構、主流媒體合作,將體系化專業醫學知識對外輸出,與用戶需求場景精確匹配,讓用戶隨時、隨地獲得想用、有用、能用的醫學科普知識,構建互聯網醫學科普的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