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1月16日電(記者 張斌)素有“黃金水道”美譽的錢塘江,在過去一年體現出愈加重要的作用。
一年前,錢塘江中上游航道全線通航。自此,錢塘江全線可通航500噸級船舶,新航道通過能力由80萬噸提高到2500萬噸,運力相當于一條復線鐵路或兩條4車道高速公路,每年可直接節約運費10億元以上。
衢州港。衢州港航 供圖“又見錢江風帆起,通江達海筑通途”。當前,在浙江交通強國示范區建設的背景下,浙江港航部門正以實現內河水運復興為夢,暢通包括錢塘江“黃金水道”在內的浙江內河水系,不斷服務省域乃至長三角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錢塘江中上游通航“圓夢”
錢塘江是浙江第一大水系。錢塘江航道是長三角地區高等級航道網的八條骨干航道之一,全長275公里,由錢塘江、富春江、蘭江、衢江組成。其中錢塘江中上游主要指富春江窄溪以上航段。
衢州衢江畔,85歲的當地人許虎木18歲就跟著長輩在江邊造船,見證過衢江的“忙碌”,“最忙時,一年要造20多艘木船,最大的超過20噸。每天來來往往八九十艘船,好熱鬧。”
浙江省港航管理中心主任胡旭銘調研京杭運河二通道項目建設。浙江港航 供圖隨著時代發展,上世紀60年代錢塘江興建富春江水電樞紐后,基于陸路運輸快速發展等因素,錢塘江航運能力逐步萎縮,下游運力縮減,中上游甚至出現斷航。
“進入新世紀,隨著區域經濟發展對水路交通需求的迅速增長,復興錢塘江中上游航運的呼聲日益高漲。”浙江省港航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2010年,浙江全面開啟錢塘江中上游航運開發工程建設,項目總投資74.3億元。九年后,錢塘江中上游航道全線通航——2019年1月2日,浙江省副省長高興夫宣布,擁有錢塘江中上游首個500噸級公用碼頭的龍游港區開港。9艘滿載貨物的500噸級輪船在龍游港區橋頭江作業區解纜,駛向東海之濱的嘉興乍浦港。
至此,浙江省11個地市皆可通江達海。水運夢終圓,“黃金水道”終于實現全線通航。
“黃金水道”迎來跨越性發展
過去一年,錢塘江中上游地區港航事業獲得“跨越”發展。
以衢州港為例,其首次實現與寧波舟山港“海河聯運”,全年共完成貨物周轉量1346萬噸公里,同比增長近一倍。“我們是衢州歷史上第一家內河港口企業。我們信心滿滿、動力滿滿。”浙江海港龍游港務有限公司董事長俞德周說。
貨船通過三堡船閘。 張斌 攝在錢塘江航道的重要樞紐——桐廬富春江船閘,桐廬海事部門有關負責人介紹,2019年,富春江船閘累計過閘船舶24871艘次,累計完成過閘量1556.8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3.4%和42.9%,創歷史新高。“水路運輸運量大、運價低、能耗少、污染少,越來越多的工礦企業調整物流方式‘棄陸走水’。”
“我們公司就建在蘭江邊,得益于水運的發展,公司逐步發展壯大。煤炭等大宗原材料主要通過水運,相比公路運輸,每年可以節約物流成本1500萬元左右。”建德大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吳招魁說。
不僅水路更通暢,對于水運從業者而言,水運費用的減免有更直接的“獲得感”——2019年9月1日杭甬運河船舶過閘費及三堡船舶過閘費正式停止收取,至少可為企業、船戶一年節約運輸成本共計6000多萬元,吸引更多企業“棄陸走水”,助推內河航運進一步復興。
瞄準“堵點”暢通內河水運
當下,浙江正迎來交通強國示范區建設。此背景下,浙江港航部門正以更高要求,瞄準內河水運堵點暢通航道,為內河水運復興“筑夢”。
“航道有了,碼頭、船閘等基礎設施條件還需要加強。”浙江省港航管理中心工程處有關負責人說,隨著內河水運運量的快速提升,未來的水運需求十分旺盛。“面對水運‘堵點’,我們一方面在謀劃雙線過閘設施建設,另一方面在積極謀劃浙贛運河等建設。”
的確,船道更加通暢、水運費用更加優惠、水運運輸方式的優越性更加體現……諸多因素疊加,令浙江更加接近內河水運復興的“夢想”。而目前,內河水運發展的制約因素仍然存在。
三堡船閘二線船閘正在大修。 張斌 攝在杭州,作為聯通京杭大運河與錢塘江的重要節點,三堡一線、二線船閘設計年通過能力為2500萬噸,而2019年通過量已達4987.6萬噸。通過能力與過閘需求的矛盾非常突出。去年末,杭州航區“過閘難”現象時有出現。該現象背后,是現階段內河水運基礎設施無法滿足旺盛的內河水運需求所致。基于此,浙江港航部門近期正制定方案,望從根本上予以解決。
“我們將這項工作納入‘三服務’內容,進一步強化管理、推進船閘建設和改造提升,提升杭州三堡船閘、杭甬運河通行能力,力爭三堡船閘過閘普通船舶年平均等待時間縮短至5天以內。”浙江省港航管理中心主任胡旭銘說。
浙江省副省長高興夫調研指導京杭大運河杭州段擁堵治理工作。 張斌 攝2020年春運首日,浙江省副省長高興夫專程赴杭州三堡船閘,調研指導京杭大運河杭州段擁堵治理工作。
高興夫表示,內河水運復興是浙江省一項重大戰略部署,要積極發揮內河水運在調整運輸結構、降本增效等方面的優勢和作用。要通過完善基礎設施,提升過閘能力,盡可能滿足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需求。充分利用現有基礎設施條件做好提能增效的文章,探索從技術層面破解過閘瓶頸問題,實現通航效率與通航安全的雙贏等。
內河水運的“堵點”還在于運輸方式的能級提升。在已經通航一周年的錢塘江中上游航道,“智慧航道”建設正在展開。衢州市港航管理局副局長鄒德武介紹,衢州正努力將衢江航道建設成為國內首條智慧內河渠化航道,讓衢江上的過往船舶航行更加安全、服務更高效、監管更智慧。
“浙江港航將圍繞‘強港口、暢內河、興航運’總體目標,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聚焦‘一帶一路’愿景和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戰略,聚焦綠色發展理念,聚焦高質量發展,在‘補短板、調結構、重綠色、深改革、保安全、強隊伍’上持續發力,以勇立潮頭的擔當推動浙江港航走在前列,為交通強國示范區和‘兩個高水平’建設做好港航保障。”胡旭銘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