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16日電 據南美僑報網報道,微軟公司宣布自14日起不再支持Windows 7操作系統,即不再為Win7系統提供技術援助和安全更新。全球網絡安全公司卡巴斯基實驗室(Kaspersky)近日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微軟的這一舉措將對巴西37%的計算機造成影響。
巴斯基實驗室的數據顯示,目前巴西計算機設備中仍在使用Win7系統者占比為37%,為整個拉丁美洲地區最高值。緊隨其后的是阿根廷(35%)、哥倫比亞(33%)、秘魯(29%)和墨西哥(28%)。
卡巴斯基拉丁美洲研究與分析小組主管比斯杜謝夫表示:“有些用戶因為成本、使用習慣或版本兼容問題,并未升級電腦操作系統,但是一款不具備安全修復程序的、過時的操作系統在網絡安全方面存在很大隱患。”
值得注意的是,其他軟件供應商也將停止提供支持Win7系統的產品。換句話來說,Win7系統用戶不僅會面臨操作系統更易遭受攻擊的局面,所用外部應用軟件也會更加薄弱,這將增加網絡設備感染病毒的風險,為網絡犯罪分子竊取用戶機密信息提供便利。
比斯杜謝夫說:“事實上,這是一個連鎖反應。只有將操作系統升級為微軟公司支持版本,用戶才能解決這類問題。”
據報道,用戶確保計算機網絡安全的最佳方式是,盡快將操作系統升級到Windows 10版本。目前升級操作系統需要付費購買新軟件,而如果計算機的使用時間已超過三年,那么直接購買一臺新設備會更合算。
微軟公司表示,在2023年1月之前,仍會提供Win7系統安全補丁,希望繼續安全使用舊版系統的用戶需付費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