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30日電 隨著醫療、醫藥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此前看起來的“不治之癥”將慢慢變成“慢病”。“慢病”將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幾個病種,而成為了需要長期體征監測、長期個性化管理服務以及用藥服務的疾病的統稱。日前,在北京舉行的2019醫聯醫師年會暨慢病項目發布會上,各領域臨床專家學者、國際國內知名醫藥企業等共同探討慢病管理的發展方向,同時共同見證醫聯在人工智能、互聯網領域取得的成果。
醫聯用人工智能助力慢病管理
據悉,作為國內領先的互聯網醫院,自2018年初醫聯就開始布局以專科慢病管理作為特色的互聯網醫院業務,在平臺上建立了強大的醫患關系鏈,并堅持“以患者為中心”原則,緊密聯合醫師,為專科慢病患者提供專業的醫療及人文關懷服務。
醫聯創始人兼CEO 王仕銳醫聯創始人兼CEO王仕銳在“創新助力專科慢病管理”的主題演講中提到,2019年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的調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群中,75.8%的人被至少一種慢性病困擾,且一人身患多種慢性病的現象普遍存在。如何做好慢病管理將成為未來醫療領域最重要的命題。
同時,北京醫院副院長杜元太表示,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和人們對于健康理念的日益重視。以醫聯為代表的互聯網醫院,屬于企業和醫院共建型互聯網醫院,有著更為靈活的經營機制,業務拓展范圍廣,不僅涉及疾病診療,還延伸到了商保、健康管理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
據悉,醫聯希望通過人工智能和互聯網,實現從慢病管理的跨越,借助前期計累的經驗逐步完善慢病管理體系,為慢病管理貢獻醫聯力量。實際上,醫聯2019年的發展歷程與“人工智能”和“慢病”密不可分,在人工智能及大數據領域進行了深入探索,助力在慢病管理的應用實踐。
目前,醫聯專注于慢病領域的健康管理,搭建了高效、智能的專科慢病管理平臺。在醫生端,通過AI輔助診斷、智能審方系統、智能隨訪庫、結構化數據分析等智能手段為醫生打造高效的慢病管理工具。同時,在患者端,通過AI健康機器人、專屬健康社群、智能穿戴設備、智能用藥提醒等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慢病管理服務體系。截至目前,醫聯AI健康機器人已在醫聯及附屬平臺運行2年,覆蓋多個病種,累計服務千萬次,幫助300多萬患者解決慢病管理過程中的醫療健康問題。
多領域合作,醫聯不斷擴展慢病管理項目
資料顯示,醫聯創始于2014年6月,作為國內首批獲得正規互聯網醫院牌照的企業,平臺匯聚了全國超過70萬實名認證醫生和3.5萬余名簽約醫生。目前已有醫生通過醫聯慢病管理平臺,輕松管理了近千名患者,醫聯慢病管理平臺對醫生的價值不言而喻。
“慢性乙型肝炎真實世界大數據研究平臺“啟動儀式據悉,本次年會醫聯首次發布“慢性乙型肝炎真實世界大數據研究平臺”,為慢病管理再添利器。“慢性乙型肝炎真實世界大數據研究平臺”旨在建立規范、高效和創新的真實世界數據研究體系,推動高質量研究證據的產出,提高我國慢乙肝研究水平,突破臨床科研瓶頸,同時讓肝病醫生在平臺上實現自己團隊的臨床科研提升與收獲。
醫聯副總裁劉春梅對“慢性乙型肝炎真實世界大數據研究平臺”進行詳細介紹,她期待“慢性乙型肝炎真實世界大數據研究平臺”的研究結果向臨床實踐和醫療衛生決策轉化,進而規范慢乙肝的診療,推動乙肝防治事業發展。
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實踐,醫聯已在慢病管理領域開拓一片天地。目前醫聯的慢病管理服務體系已經覆蓋了多個領域,如腫瘤、腎病、心血管、精神、呼吸等,未來將延伸至更多領域。
醫聯在肝病領域樹立了患者管理的行業標桿,平臺上有6000余醫生管理著約8萬人次的乙肝患者,全病程管理顯著提升了診療效率。在HIV領域,醫聯為國內首家踐行艾滋病全程管理理念的互聯網醫院,提供從艾滋病暴露前/后預防到治療的全病程管理服務,內容涵蓋關艾咨詢、復診購藥、救助管理、心理關懷等;在糖尿病領域,醫聯從日常健康管理入手,通過健康評估、飲食和運動指導等數字化管理服務,極大地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用藥依從性,顯著改善生活質量。
另據了解,在慢病管理的路上,醫聯繼乙肝和艾滋病慢病管理之后再下一城,與輝凌就前列腺癌慢病管理達成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