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14日電 (黃鈺欽)中國社科院中國邊疆研究所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4日在北京發布藍皮書指出,中國邊疆是中國通向世界的前沿地區,是“一帶一路”倡議統籌國內和國際兩個大局的重要契合線和連接線。
資料圖為繁忙的友誼關口岸。中新社記者 林浩 攝這份《邊疆藍皮書:中國邊疆發展報告(2019)》指出,中國沿邊9個省區是中國與周邊國家實施融合發展及區域合作的重要結合部,是“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泛歐亞大陸相銜接的重要區域。中國海疆是中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通向世界的重要契合線和紐帶。
藍皮書稱,邊疆地區是對外聯通的最佳空間,是與周邊國家進行共商共建共享的銜接區域,是對外開放的樞紐地區。中國陸疆和海疆與周邊國家在實施“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中國如何在與世界深度合作以及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邊疆地區獨特優勢是關注的焦點。對此,藍皮書指出,在中國發展與周邊國家關系中既存在“中國機遇論”呼聲,也有“中國威脅論”噪聲,因此需要通過發揮中國邊疆地區的優勢,充分與周邊國家進行區域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通過交流與合作不斷增進彼此之間的信任和利益契合。
口岸建設作為一國對外交流交往的窗口,亦是對外開放程度的體現。藍皮書顯示,截至2017年底,中國口岸主要集中于東南沿海地區和陸地邊疆地區,在總計306個口岸中,9個陸地邊疆省區有136個口岸,占44%。
此外,藍皮書特別指出,中國邊疆地區經濟發展呈現穩中有增的整體態勢,但區域內省(區)經濟總量存在明顯差距,邊疆地區經濟不均衡發展直接導致邊疆地區對外開放的不均衡。藍皮書認為,“一帶一路”的六大經濟走廊建設直接將中國邊疆地區與周邊鄰國聯系在一起,在不斷實現互聯互通的過程中,將有助于縮小區域差異,推動協調均衡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