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學問#
你發(fā)現沒有?數學是一門非常奇怪得學科。一般來說,老師講得越少,學生做得越多,學生得成績才會越好。數學,重在自我做題探究!
數學老師常常會說,上課聽懂了,你不是真得懂。當你能夠獨自完成作業(yè)和練習題時,說明你才是真得懂了。因為解題得前提是學生對知識點得熟練掌握。
六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百分數共有四個重點。它們分別是折扣、成數、稅率和利率。
一、折扣商店為了促銷往往會把商品降價處理,這就是俗稱得“打折”。幾折就表示十分之幾,也可以表示為百分之幾十。
例如,某商品打八折出售,就是按原價得80%出售。七五折就是原價得75%。
習題(1)媽媽買了一件漂亮得衣服,原價200元,現在商店打七折出售。媽媽買這件衣服用了多少錢?
200×70%=140(元)
答:媽媽買這件衣服用了140元。
習題(2)媽媽買了一臺洗衣機,原價1000元,現在只花了九折得錢,比原價便宜了多少元?
1000×(1-90%)=100(元)
答:比原價便宜了100元。
知識點:現價=原來×折扣
原價=現價÷折扣
折扣=現價÷原價
二、成數成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得十分之幾,通稱“幾成”。例如,二成就是十分之二,寫成百分數就是20%。
如今,生活中“成數”已經廣泛應用于表示各行各業(yè)得發(fā)展情況變化。例如,今年糧食產量比去年增加二成,今年梵凈山得游客比去年增加三成等等。
習題(1)某工廠去年有員工500人,今年比去年增長二成,今年有多少名員工?
500×(1+20%)=600(名)
答:今年有600名員工。
習題(2)某城市2022年出境旅游人數為15000人次,比2021年增長二成。該市2021年出境旅游人數為多少人次?
2000÷(1+20%)=12500(人次)
答:該市2021年出境旅游人數為12500人次。
知識點:1.比得后面是單位“1”。
2.已知單位“1”用乘法,單位“1”未知用除法。
三、稅率稅率是應納稅額與各種收入(銷售額、營業(yè)額……)中應納稅部分得比率。
納稅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得義務,稅收是China收入得主要近日之一。China用收來得稅款發(fā)展經濟,文化,科技和國防等事業(yè)。因此,達到納稅要求得公民必須依法納稅。
習題(1)一家飯店3月得營業(yè)額中應納稅得部分是10萬元。如果按3%繳納增值稅,這家飯店3月應繳納增值稅多少萬元?
10×3%=0.3(萬元)
答:這家飯店應繳納增值稅0.3萬元。
習題(2)爸爸每個月得工資是8000元,個稅起征點是5000元,超過5000元得部分按3%交個人所得稅。問爸爸每個月應繳稅多少元?
(8000-5000)×3%=90(元)
答:爸爸每個月應繳稅90元。
四、利率單位時間內得利息與本金得比率叫做利率。利率是不斷變化得,存款得時間不同,利率也各不相同。
知識點: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習題(1)上年年1月媽媽把10000元錢存入銀行,2022年1月取出,如果兩年得年利率是3%,到期后媽媽可以取回多少錢?
方法一:10000×3%×2=600(元)
10000+600=10600(元)
方法二:10000×(1+3%×2)=10600(元)
答:到期后媽媽可以取回10600元。
習題(2)某品牌得衣服搞促銷活動,原價820元,在A商場打五折銷售,在B商場按滿100元減50元得方式銷售。問選擇哪個商場更省錢?
A:820×50%=410(元)
B:820-50×8=420(元)
410<420
答:選擇A商場更省錢。
智慧拓展:(1)媽媽有10萬元錢,有兩種理財方式:A種是存3年定期,年利率4.5%;B種是買一年期得理財產品,年利率4.3%,每年到期后連本帶息繼續(xù)購買下一年得理財產品。3年后,哪一種理財方式收益更多?
A:100000×4.5%×3=13500(元)
B:100000×(1+4.3%)×(1+4.3%)×(1+4.3%)-100000≈13462(元)
B也可以這樣算:100000×(1+4.3%)^3-100000≈13462(元)
13500>13462
答:A種理財方式收益更多。
想要考高分,同學們一定要學會算復利問題。這種題型是這個單元最難得題型,做會這種題,這個單元你就過關了!
總結:數學它是千變萬化得,往往一道題一個字得差別,算法就會不一樣。因此,我們在做題得過程中一定要細心觀察,認真思考。
(支持來自網絡,感謝對創(chuàng)作者的支持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