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不討論正常的疑問句類型(正反問句,是非問句,特指問句和選擇問句),專門針對非常規類型看似病句的無“語氣助詞”問句形式做出分析。這種問句形式會不大符合語法規范,因此需要進行深入的分析,才能判斷具體的發問對象。
例1 a清明節的來歷簡單介紹20字?
b調皮的小貓敏捷爬樹3次?
c老虎狂吐口水1天?
分析:大家能看得出來這三句話問的分別是什么嗎?從語法結構上,這三句話的結構句型完全一致,只要分清楚句子成分,就可以很明確的判斷出來要問的到底是什么。第一步,壓縮句子,以第一句為例,把所有的修飾成分全部去掉,即為:來歷介紹(20)字?是不是看起來有點讀不通順?但情況就是如此,這句話中“來歷”是主語“介紹”是謂語,“字”是賓語。“清明節”“簡單”和“20”分別用來修飾“來歷”“介紹”和“字”充當的成分是定語和狀語。因此快速判斷這句話需要發問的對象,即為:來歷有沒有介紹字?或介紹有沒有20字?不管怎么問,側重點都在“字”。因為“字”在這句話中,離問號最近。因此“字”成為整個問句的中心詞。回答只需給出:這種簡單的介紹有沒有20個字或者是不是20個字?至于“清明節”只是一個修飾詞,用來修飾主語“歷史”,可有可無。如果大家覺得這句話有問題讀不通,可以類似的比較下面的bc兩個句子,就會覺得這是非常合理的。下面兩句壓縮句子后為:貓爬(3)次?虎吐(1)天?是不是就很容易看得出發問對象了?發問對象的就是距離問號最近的頻率——歷史介紹(是)20字(嗎)?而對于這種問題的回答,大多數人都會傾向于重點解釋清明節的歷史。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只要對比以下兩個句子,就清晰的看得出這個句子的矩形結構。
例2 a游戲九年級李明玩手機版?
b游戲風我看足球賽
這句話大家你能分析的出來嗎?問的是什么呢?同樣的,第一步壓縮句子主干,找到句子中的謂語動詞“玩”那么接下來就很簡單,快速明確主干即為:李明玩手機版。是不是很奇怪李明玩的為什么不是手機,而是手機版,雖然有點不符合常識,但情況確實如此,如果不相信,大家可以對照b句子,這兩個句型機構完全相同。b句壓縮主干后為:我看足球賽。這下是不是明白了,為什么李明玩的不是手機,而玩的是手機版了?因為謂語動詞后面,是整個賓語部分,如果要繼續壓縮,那只能是李明玩版,我看賽。這下是不是簡單明了?沒錯,主語“李明”在玩的是(手機)版,玩的并不是手機。而b句中“我”看的也不是“足球”,而是(足球)賽。其他全部為修飾成分,只要抓住句子主干即可,而對于是否符合常識,是否符合道理,都是次要的。
因為句子結構才是支撐整個語法系統的基石,如果沒有符合語法規則的句子,就宛如沒有地基的高樓。大廈會傾倒,語系會崩潰,交流都會成為障礙。話語都說不出口。因此,規范合理的漢語語法。普及正確的漢語語法知識,才真正有利于讓我們的語言更加規范,說話更加通順!
此為今日頭條問答中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