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學問#
如果有時間,微頭條我每天可以寫十篇,不是我文筆好,而是素材隨處可見。
頭條上大部分人都不是全職寫作。白天我們要上班,晚上回家還要做家務,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合理的利用零散時間,就變得非常重要。
我平時是這樣做的:
一、留心觀察生活,尋找可用話題。
昨晚翻看以前的微頭條,發現剛入駐頭條時我大多以“自我”為中心,雖然也是家長里短,但跟現在的觀點、寬度、廣度深度相差很遠。后來我慢慢覺察出了這個問題,選話題就變得有目的。
可以從日常生活中提煉大眾感興趣的話題,比如養老、孩子就業、農村生活、男人女人、錢。眾所周知,頭條君喜歡錢眾所周知,我寫的幾篇跟工資有關或者跟家庭支出方面的內容,展現都挺高。
二、隨時記錄瞬間靈感。
普通人大多靠靈感寫作。一句話、一首詩、一句歌詞、一個人,一本書,都可以激發我們的寫作欲望。
很多時候,有了靈感之后不能馬上提筆寫字,那就隨時把靈感記在手機上,可以是一個話題、一個主題、一個開頭、一個金句,反正只要你想到了,就隨時記錄、保存下來,等有空的時候再集中整理發布。
三、確定選題,利用零散時間列文章大綱。
微頭條可以信手拈來,寫文章我喜歡列提綱。我平時工作很忙,備課、上課、輔導、批改、出卷做卷、寫材料,每天的閑暇時間不超過1節課。每個課間、每天中午、每天晚自習的最后一節(這節課我一般不講課),都是我很好的構思和寫作時間,話題選好了,提綱列好了,長文也可以一氣呵成。
四、把文章寫在紙上,然后用語音輸入,往往事半功倍。
自從年前查出甲亢后,醫生建議我盡量少用眼,我就很少用手機電腦寫文了,太不方便。我一般先寫在紙上,然后用訊飛語音輸入,再編輯整理成文后發布。
特別羨慕那些直接用語音就可以成文的人,這是我追求的最高境界。
四、利用零散時間多讀,多記。
課間十分鐘,等車等零散時間,我一般會打開簡書或公眾號上的文章速讀,有時也打開微博熱搜找話題,看到自己感興趣的選題、喜歡的句子就復制粘貼,簡單記錄,比如我明天要寫的“孔乙己”這個話題,就是微博熱點給我的靈感。
[微風][微風][微風][微風][微風][微風][微風][微風][微風][微風][微風][微風][微風]
其實寫作很簡單,沒有什么條條框框,寫作就是表達,我們的目標是記錄生活,不是成為作家,所以顧慮不要太多。我寫東西從來不考慮是否垂直,憑我的學識和認知,根本做不到垂直。
如果你缺乏寫作素材,那就隨時記錄靈感;如果你沒有時間,那就用語音輸入,把寫作時間縮短。總之,你要抓住零散時間,讓寫作變得簡單。
如果我有時間,一天可以寫十篇,因為素材隨處可見,可我現在日更只兩篇,身在職場,工作才是我的天。
[玫瑰]為了完成《大有學問》,啰啰嗦嗦又一篇,寫得有點亂,純為湊數,希望大家別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