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水域野釣更加注重釣位的選擇,因為水面越大魚的密度就越小,不是什么位置都有魚,或者說有魚的位置本就不多。魚的種類不同,喜歡的位置有區別;季節不同,水溫條件有區別,選擇的位置也會有不同,所以難有比較“萬能”的釣位。不過還真有幾種釣位,全年都是出魚的好位置。
一、水草
有水草的地方往往有魚,當然主要是鯽魚,如果釣大魚肯定沒人釣草。在野釣鯽魚時,釣水草可以說是選擇釣位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民間也有釣魚不釣草,等于瞎胡跑的說法。不過釣水草區域,也是需要根據季節來合理選擇,因為季節不同水溫條件不同。春季釣草是講究最少的,只要不是離岸距離太近,都會比較適合釣鯽魚。夏季也能釣草,但是需要考慮到兩點。一是有水草的地方一般都不深,如果不深水溫必定較高。二是夏季水草瘋長,水下環境異常復雜,需要考慮鯽魚是否能“通行”。
所以夏季釣草時,最好是釣較遠位置的水草,要釣草邊或者水草之間稀疏的縫隙,不宜釣水草密集的草洞。蘆葦叢附近,荷葉縫隙是最佳選擇。秋季釣草,其實跟春季差不多,并沒有太多的講究。到了冬季氣溫較低,釣鯽魚更適合釣草,因為水草區域“遮風擋雨”,這里比明水區域暖和很多。冬季釣草,不能釣浮草,因為水表遮光的緣故導致水下更冷。最好是釣暗草,而且是東岸、北岸去找。或者是釣蘆葦叢的南邊、西邊,采光更充足的位置水溫才更高一些。
二、坡兒
坡兒可以絕對出魚的好地方,其實原因很簡單,水下是坡兒,地形上如同一口鐵鍋,屬于深水挨著淺水,淺水挨著深水的地形。選擇釣位時,要么釣深、要么釣淺。凡是淺水都不安全,所以一定是找挨著深水的淺水。凡是深水都沒什么食物,所以釣深水也需要考慮魚兒是否方便覓食,一定也是找挨著淺水的深水。所以說坡兒這種地形,全年都可以做釣位,無非深淺遠近有變化而已。其實民間選擇釣位還有一句話,叫做“平底不藏魚”,這種水底不平,水深變化有較大的落差的地方,自然是藏魚的好地方。
三、橋
最后還有橋,只要是釣河流,最先找的應該就是橋,目標大很遠就能看到。橋是水中巨大的障礙物,大小魚兒都喜歡在有橋的地方活動,并且不僅限于雜食性魚類,就算是玩路亞橋附近也是必須搜索的位置。不同季節,釣橋的位置也是不同的,因為氣溫差異的關系。春季氣溫不高,至少在晚春之前是這樣,最好是釣橋墩的南邊或者西邊,有障礙物、水溫高,自然容易釣到魚。隨著氣溫攀升,開始釣陰涼,陰涼位置水溫低、溶氧高,此時就可以釣橋面下。高溫的夏秋季節時,甚至不好釣友會躲在橋洞里垂釣。還有人喜歡站橋上釣橋下,如果是釣大魚可以試試阿波,釣鯽魚可以試試七星漂,看漂會輕松很多。
多數釣位在不同季節有很大的差異,比如低溫季節不可能釣出入水口,也不可能釣陰涼;高溫季節也不可能釣向陽避風的位置。敬請關注收藏點贊,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