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場跑道有著許多顯著的優點。除了能夠精準地計算距離之外,也不用隨時注意交通狀況,是個進行速度訓練的極佳場所。
1. 加強配速能力
1)配速對跑者來說是最重要也是最難掌握的一項技能。試著在運動場跑道上用馬拉松配速來進行節奏跑,雖然有些無聊,但這麼做的用意在于,以平坦的路面和緩慢的配速幫助跑者模擬比賽前段的速度感,克制興奮超速。
2)對初學者來說,在跑道上能容易且精準地測量一百、兩百、三百或四百公尺應該維持的配速。
2. 增進補水技巧:
1)對于在比賽中從補給站取水感到困擾的跑者來說,運動場是個完美的訓練場地。首先在運動場找一處作為補給站,上面放置幾個小水杯,每跑幾圈就去喝一點,練習將水杯平穩拿起、邊跑邊喝,也可藉此學習如何在胃裡充滿液體的狀況下繼續跑步。
3. 保持注意力
1)在運動場跑道上進行長時間的訓練容易讓人感到無聊,跑馬拉松時也可能會遇到相同的狀況,尤其是在比賽接近尾聲的時候或是人群逐漸減少的路段。如果經常有注意力無法集中的問題,可以在跑道上以每四百公尺為單位觀察自身狀況,慢慢提升長時間跑步的專注度。
一般道路上跑步一般道路由于變化較大,跑者們可以針對自己需要加強的部分進行特訓。例如:山坡地形、彎道等…
1. 增進疲勞管理的能力
有科學理論認為人的大腦為了防止身體因運動過度而造成傷害,會自動調節我們的運動強度。然而當大腦意識到終點就在不遠處時,便會停止限制肌纖維的活動,讓身體全力沖刺。如果在操場跑道上訓練,由于和終點距離測量容易,即使疲累也能拿出力氣完成。所以若在不熟悉的道路上進行訓練,才有機會可以對抗大腦釋放出的疲勞感。
2. 依照需求進行訓練
假設比賽將在山坡地區舉行,那么就到山坡路段練習吧。讓身體適應與比賽路線相似的地形、強度,正式比賽時就能更有自信地面對這些挑戰。除了不同的坡度外,地表也有多種選擇,草地、沙地或泥土上,也各有不同的練習效果。
3. 學習擬定計劃
在一般道路上,需自行規劃路線、速度、補給等。假如練習地點在市區就相當容易能滿足各項需求,但若在郊區、山地,跑步計劃便顯得格外重要。依自身情況訂定個人計劃,比賽時也較不易受他人影響。
別把自己局限在固定的訓練模式及環境中,變換場地的作法不僅加強生理上的跑步能力,也有益于跑步心理的鍛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