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哲明在《他是誰》里演的是薛家健,學校里教解剖學的老師,當衛國平他們查到他的時候,一下子慌了,一路跑,竟躲被他跑掉了,衛國平心眼很賊,硬是把他堵到了,逮住了。
因為手里頭沒有證據,衛國平心急也好,自信也好,都沒什么用,即便顧開巖了解到薛家健對那個女孩造了孽,還是沒有證據,辦不了薛家健。
在衛國平看來,薛家健八九不離十了,需要找的,搜集的,證明的,無非是把薛家健拿下的東西,這時候,他相信能找出東西來,更相信一定能把薛家健辦了。
但你也一定知道,薛家健肯定不是衛國平要找的那個人,不然這也太輕松了,豈不是后面沒故事了。
薛家健只是個引子,后面的事還復雜著呢,懸疑劇就是這樣,不到最后一刻,不會真相大白的,兇手就在人群里,就在你視線里,不到最后一刻,你揪不出他的。
反而是在找兇手的過程中,這些人這些事,更值得玩味,一個是年代感,是回憶,有點穿越的意思,一個是人際關系,在物資較現在匱乏的年月,攝像頭稀疏的年月,一個人的惡,會被逼迫成啥樣,會殘忍到什么程度?
你以為看的是懸疑劇,實則是恐怖片,那年月才會上演的恐怖片。
1.薛家健會是那個兇手嗎?
薛家健不是衛國平找的那個兇手,但他的確也是兇手,他什么也沒交待,只是在悔恨,在掩蓋,衛國平顧開巖心里明鏡一樣,沒證據,也是無可奈何。
從無可奈何,到有可奈何,卻只是時間問題,因為,做錯了事,做了壞事,一旦做了,痕跡是抹不干凈的,只要想找,下力氣去找,那年月費點事,一定能找到。
薛家健拿準了的是,那姑娘不會向外說,說了也沒了證據,辦不了他的,他沒拿準的事,正是因為他干的壞事,把他引向了另一條人生之路,再也回不了頭的那種。
2.薛家健的后遺癥是啥?
被逮起來的薛家健,一方面怕衛國平顧開巖真找到些什么,另一方面,更怕他們找不到什么,很矛盾,也很不知所措,被辦了,該咋辦咋辦,石頭在心里落地了,反而解脫了,假如沒被辦下來,他后面的日子,將會一直活在恐怖之中。
不怕被偷,怕被惦記,是句大實話,你想想看,假如薛家健出去了,一直被衛國平惦記著,他也知道被惦記著,他心里更知道,該被人家惦記著,這日子還怎么過,過著過著,人會瘋掉了。
錯事壞事的后遺癥就在這里,人活的心里踏實,跟提心吊膽,就會是截然不同的兩種人生,前者還能在原來的基礎上做加法,生活的越來越好,后者,連做加法的可能性也沒有了,人在躲避,心更在躲避,覺得,能保住現在的都不錯了,做加法,有用嗎,可能一天就歸零的,更沒那個心情。
3.薛家健和別人差在一次錯誤嗎?
還真是這樣,于大多數人而言,都會過著普通的生活,在這些人里,把差距拉開的,就是有人犯了錯,有人沒犯,或少犯。
有人因為欲望,有人因為不知道天高地厚,有人因為邪念,有人因為僥幸,有人因為無知。
反正你比別人多犯了次錯,就得花很長時間,很大精力,為自己填坑,本來沒必要付出的,你卻成了龜兔賽跑時在樹下睡覺的那只兔子。
這則寓言真正厲害的地方,就在于,你明明知道你會贏,必然會贏,因為犯了個錯,卻還是輸了,你想不通的是,自己為什么會輸?你想明白的是,人的一生,是馬拉松,短跑贏,不算贏,出水看見兩腿的泥,才算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