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
有些人退休后會過得很焦慮,因為工作期間的規律性生活被退休后的空閑給打破,有一種悵然若失的感覺。還真是這樣,我有幾個年紀大的朋友,在與他們聊起天時,好像他們都很懷念上班時的日子,每每談起上班的生活,總是眉飛色舞,而我總是向往著他們退休后的輕松生活。
退休后要讓自己同樣活得有價值,所以很多人會讓自己再忙起來,這不一位來自上海的阿姨,剛退休就賣掉自己的大房子,給自己和女兒各置換一套小戶型,與女兒分開住,過上了幸福的獨居生活。她買下的是一套建筑面積86平方米(實際只有60平方米)的空間,自己親自監督裝修,從頭到尾盯住一個細節,一磚瓷磚、一幅裝飾畫到一盞燈都精挑細選,小空間被她布置得精致優雅,生活過得充實又快樂。
設計亮點原始結構圖通往廚房的走廊和步入臥室的走廊,這兩個空間都很浪費,對于一個人住的空間,生活動線也不是很順暢,阿姨想要那種開闊的居家效果,所以將平面布置做了幾個小調整:
凈名制作空間
- 把廚房與餐廳打通,打造成開放式空間;
- 并把衛生間門洞封起來,讓電視背景更完整,將現在門洞改變后,形成更為隱蔽的衛生間空間;
這樣一改,通往廚房的走廊和步入臥室的走廊全都完美利用起來,而且空間更顯開闊了。下面一起去看實景。
客廳別看室內只有60平方米,但每個模塊都不少,阿姨劃出了獨立玄關,方便換鞋,而且入戶的第二個功能是客廳,通常人們會選擇把這里當餐廳,客廳放在更加明亮的地方,但她沒有這么做。
客廳里的布置很簡單,墻面刷成奶油色,也是整個空間的主色調,它所帶來的溫暖與柔和非常有治愈效果,怪不得奶油色能成為“網紅色”,連60歲的人也特別喜歡。
從這個角度來看,客廳與南邊的空間在頂上做了弧型門洞處理,以此來分開空間,再加上精致的法式石膏線,讓空間充滿了儀式感。
小巧柔軟的布藝沙發搭配著溫暖的地毯,在家里的每一個角落都讓人感到非常輕松舒適。
沙發的一側還設計了小小的儲物間,特別用長虹玻璃折疊門,與空間優雅的氣息完全協調,真是實用性和美觀性兼具。
多功能空間(餐廳+陽臺)阿姨退休后有了更多的時間,在家做做手工,喜歡圍著廚房轉并制作好吃的美食,一天就過去了,再有時間讀一本喜歡看的書,而這些需要只有這個采光更好的地方滿足她。
是的,比起客廳,這個多功能空間(餐廳+陽臺)更加實用。
餐廳里選擇原木色餐桌與藤編中古椅,溫潤的復古氣息讓人覺得非常舒適,太陽照在上面散發出淡淡的木香。
如今這個餐桌除了用餐廳外,還承載著其它重要功能,設計自然不能隨便,它與島臺連在一起,島臺側面也預留好軌道插座,在冬天里可以與女兒一起吃火鍋,平時自己也能這里用電腦寫點東西。
之前因為工作,阿姨沒有時間練鋼琴,現在退休了可以在家繼續“深造”,餐廳的另一面墻,靠近客廳沙發的右邊,就擺放了一張優雅的鋼琴。
有了它,生活豈能無聊。在家時而彈琴,時而烘焙,時而看書,日子忙碌又充實。而且鋼琴本身也是很好的裝飾物,放在較為明顯的地方,來家的人一眼就能看上,就能知道屋主的氣質非凡。
在弧形窗前面,擺放了一張舒適可愛的休閑沙發,是她的休閑區,也是閱讀角。
開放式廚房打通廚房后,空間確實敞亮許多,這下阿姨就可以用上自己最喜歡的墨綠色了。墨綠色確實有相當大的魅力,它真是復古色中的王者色,它穩重而質樸、沉靜而淡然,用在空間里有一種森系效果,看得出廚房相當的出彩。
島臺采用雙面收納+隱藏烤箱設計,簡潔又美觀,靠近水槽一側還做了開放式收納架子,需要收納的生活物品一目了然。
衛生間衛生間調整了門洞后,空間利用更好,而且改到餐廳這邊,隱私效果更棒。在干區定制了收納柜,用的是細密緊致的百葉柜門,看著有層次,也很透氣,把洗衣機和烘干機放在里面,也是需要通風的,而且百葉柜門也彰顯出阿姨的優雅精致。
至于淋浴區,阿姨在地面做了防滑處理,墻面也安裝了扶手,能給自己創造安全的生活環境。
休息空間最后來看她的休息區,延續了客餐廳溫柔浪漫的現代法式風格,溫柔的奶油色就像奶油冰淇淋一樣甜而不膩,柔和的休息氛圍能帶來十足的安寧。
再選擇藤編的床頭柜,帶來溫暖的舒適感。
臥室里有一個小陽臺,它為室內提供了清新的空氣,同樣制作弧形門洞,看著很是優雅。
以上就是本期分享的內容,喜歡的朋友可以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