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寧1月14日電 (記者 楊強)出席此間2020年廣西“兩會”的北海市市長蔡錦軍14日表示,作為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沿海城市之一,北海市近年來主動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粵港澳大灣區、廣西自貿試驗區和環北部灣城市群建設,通過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對標對表全國最高標準,全方位優化營商環境,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充滿生機與活力,進入發展歷史上新的“黃金時期”。
3天前,由北海市參與發起主辦的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帆船賽在馬來西亞落下帷幕。這場規模宏大的跨國體育賽事去年12月起先后在泰國普吉島、中國北海、新加坡圣淘沙以及馬來西亞蘭卡威等多地進行,備受外界關注。
由此前溯,在過去一年中,北海市還成功舉辦了2019北海南珠節暨國際珍珠展、全國企業家活動日暨中國企業家年會等一系列重大活動和賽事,充分展示了這座中國南方沿海城市的開放發展活力和風采。
活力來源于實力。官方介紹,2019年北海市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增長8.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8%,財政收入增長7.5%。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收入增長149.7%,占全區總量的52.8%,總量和增速均居廣西首位。包括軟件信息在內,總部經濟、現代金融、生產服務、科技服務等8個高端服務業成為推動北海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蔡錦軍表示,北海市力爭營商環境綜合評價進入全國設區市前30名,不僅率先在全國實施智能自助“秒批”營業執照,還在廣西全區實現“零材料”“零成本”“零跑腿”開辦企業和智能辦稅。在2019年廣西優化營商環境百日攻堅行動綜合排名中,北海名列全區第一名。
在為企業和投資者提供高效的審批環境的同時,北海市還深入實施“沃土政策”,大力培育資本、技術、人才和物流“四個要素”市場,為企業發展和項目投資營造“公平的市場環境、透明的政策環境、誠信的政務環境、高效的審批環境、貼心的溝通環境”。
官方一系列務實高效的行動,有力地吸引并推動了項目發展。2019年,北海市新簽約項目531個,全市引進重大項目數量和投資規模排廣西第一;列入廣西“雙百雙新”重大產業項目49個,項目數及投資額均排廣西第一。
“北海市項目建設呈現出大爆發態勢,項目建設數量之多、規模之大、質量之高、推進之快,前所未有。”蔡錦軍說。
近年來,北海市把發展以金融為龍頭的高端服務業作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點。蔡錦軍表示,北海市在全國率先出臺一系列鼓勵發展高端服務業的政策,目前已引進京東云、新奧南方總部等266個高端服務業項目。未來將加快建設高端服務業集聚區和紅樹林現代金融產業城,聚集一批符合北海城市發展方向的先進產業和高端人才,發展壯大高端服務業,把北海打造成為廣西新經濟新業態發展高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