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8日)清晨5時15分,河源市東源縣發生4.5級地震。就在2月11日,河源市源城區才發生過4.3級地震,不到一個月兩次4級以上地震,原因到底是什么?廣東是不是進入了地震活躍期?4級以上地震危害有多大?廣東地震臺可能進行了答疑。
今天得地震和2月同樣發生在河源得地震有什么關系?廣東地震臺副臺長王力偉說,從小震群空間位置分布來看,兩次地震并不在同一個地方;從當地地質構造來看,近期發生得地震都是構造地震,與區域應力增強和活動構造相關。
今天清晨得地震,震中到廣州市最近邊界得距離約為46千米,市內大部分區均有群眾報告有輕微震感,甚至有街坊表示被“震醒”。王力偉解釋,根據既往監測情況,當河源地區發生4級以上地震,珠三角地區均有較明顯得震感。另外,高層建筑得震感相對低層或地面會更強一些。
河源地區不到1個月發生2次4級以上地震,已超過往年全省年均頻次。王力偉認為,這顯示廣東特別是河源地區,地震頻次呈現周期性起伏。“周期有起有伏,有時候多一點,有時候少一點,公眾不必因地震次數增加而過度恐慌。”
今年以來,佛山、河源先后地震,廣東是否進入地震活躍期?王力偉分析,廣東得地震活動可大致分為兩個大周期,按照300多年一個周期來算,初步判定目前進入地震活動相對較活躍得時段。不過,從廣東乃至華南地區來看,目前地震活動尚處在正常范圍內。
廣東省地震局綜合分析認為:原震區近幾日發生5.0級以上地震得可能性不大。為什么強調5.0級以上?王力偉解讀,一般來說5級以上地震才有可能形成災害,4到5級地震一般烈度不高,廣東建筑物抗震設防要求是達到6度到8度,理論上5級左右得地震致災風險很低。 文/感謝:李天研
近日: 廣州5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