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種程度而言,“阿日”就是CBA聯賽在這個泛娛樂化時代的投影,這個意外爆紅的網絡新梗,甚至讓CBA全明星周末的影響力跳出了籃球圈的局限,成為全民熱議的社會議題。昨夜這場于廣州落幕的中國籃壇年度大戲一如既往地匯聚了易建聯、郭艾倫等大批球星,然而只從輿論熱度而言,杜峰與曾繁日在全明星正賽中場休息時上演的師徒對決,才是這個周末的核心看點。顯然,時隔多年后,不會有人記得南區全明星在這場直至末節才打出些味道的正賽中,是如何以167比166險勝北方全明星的,更多人記住的是以草根球員身份奪得扣籃大賽冠軍的“云南滑翔機”矣進宏,以及杜峰與曾繁日的這場對決。
孰勝孰負或是場面是否激烈,并非這場師徒對決最重要的部分。盡管嚴格地說,僅僅各自一回合的進攻機會,以及杜峰的防守態度,多少讓對決有了些“雷聲大,雨點小”的意味。反倒是梳理整件事的脈絡,能尋覓到不少有意思的細節。正如籃球迷們所熟知的,“阿日梗”的由來,源自本賽季常規賽前發布的CBA官方紀錄片《敢夢敢當》。紀錄片將不少筆墨用在了廣東隊替補內線曾繁日的身上,透過他的視角講述這支豪門球隊的奪冠故事,頗有“以小人物見證大時代”的藝術感。與紀錄片一同走紅的,還有廣東隊主教練杜峰向曾繁日一再重復的那句訓斥,“阿日,你(打得)硬一點行不行”。這是絕大多數非廣東隊球迷初識阿日的方式,也正是從那時起,關于舉行這場師徒對決的呼聲逐漸在網絡上盛行。
放得下姿態聆聽球迷的心聲,這或許是姚明入主中國籃協后,CBA最顯著的改變——無論是去年起改為大學生球員對陣CBA新秀的星銳挑戰賽,或是今年球迷投票產生的球星單挑環節,均是球迷群體盼望已久的新元素。盡管理性球迷都明白,類似昨夜趙睿與林書豪、胡金秋與韓德君間的單挑,雙方都不可能傾盡全力,但對于一切以娛樂化為導向的全明星周末而言,僅僅噱頭就已足夠。
只不過以上這些創新說到底還是基于賽制本身進行的改革,而曾繁日與杜峰的這場交織著“愛恨情仇”的對決,則改變了全明星周末的傳播方式。很少有人注意到,這場球迷選定的單挑最初并非通過CBA官方渠道宣布,而是始于廣東男籃在微博上發布的一段短視頻。短視頻以問答為主,采訪者向曾繁日提出的第一個問題,就為球迷們送上了意外之喜——“聽說你要和杜指導單挑,準備好了嗎?”短視頻一經發布,即在諸多社交媒體、短視頻平臺、籃球論壇廣泛轉載,而CBA官方微博只是以轉發的形式確認了這一特別環節的存在。這只是開始。此后,兩位主角又多次以錄制視頻等方式為單挑造勢,尤其是曾繁日上周五在微博發布的那條“后天要和領導打球了該怎么辦?在線等,挺急的”,將熱度一直延續到了全明星周末大幕拉開。
從發布到延續熱度,這一系列流程頗有娛樂圈的影子,又完全契合短視頻、造梗等時下流行的傳播要素。最重要的是,這一切始終未跳脫籃球本身,并沒有因為娛樂而淪為低俗或庸俗。為何曾繁日是扮演這一角色的完美人選?坦白地說,無論從天賦還是發展趨勢,曾繁日都不具備明星球員的潛質,但其如熱血漫畫男主角般的形象,卻比任何球星都更適合——廣東隊球員的東道主身份自然是先決條件,陽光開朗的形象、更貼近球迷群體的“小人物”定位,以及甘愿成為善意玩笑主角的娛樂精神,同樣缺一不可。兩位當事人都曾明確表示過,愿意以這樣的方式出現在這樣的場合,就是“為了娛樂球迷”。
這與公眾傳統認知中CBA球員木訥冷淡的刻板印象大相徑庭,可以說是CBA全明星周末的娛樂化嘗試,亦可被視作改變聯賽整體形象、拉近與球迷距離的一種方式。至于這一切是在紀錄片拍攝時就已有所構建,還是在“阿日梗”意外走紅后順勢而為,外人無從知曉,也已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