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監是封建時期特有的產物,至今已絕跡百年!
大多數人對太監的印象都來自于影視劇中“尖聲細語、陰陽怪氣”的形象;少部分人看過紀錄片,見到過真正的太監,發現太監說話一點都不尖聲細語,反而是中氣十足的郎朗少年音。
由此可見,通過影視劇來了解歷史是一件多么不靠譜的事情!
現代人對太監的好奇不僅限于聲音,更好奇他們的真實生活,尤為好奇他們的凈身經歷!
古代閹割太監的手術步驟是怎樣的?唐宋元明清,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操作步驟,明朝時期較為簡單,跟今天貓狗的“絕育手術”類似,技術含量不高,消炎措施簡單,疼痛劇烈難忍,死亡概率極高!
天順年間,阮讓就曾在貴州一帶抓獲1500多名孩童,將他們一一凈身,準備送到宮中上班,手術后短短2個月內,就有300多人死亡,死亡率高達20%左右,由此可見一斑。
清朝時期,凈身手術相對完善,有一系列規范操作,死亡率大大降低。
高能預警:請您調整出一個舒服的躺姿,下面,您將以第一視角感受清朝太監凈身的全過程!
你今年12歲,家境貧寒,天災不斷,父母再也無力養育幾個兒女,此時,你正在面臨一個艱難的抉擇。
其一,賣掉妹妹,這樣不僅可以減少開銷,還能換取一些錢財和糧食。
其二,凈身當太監,進宮謀生路,來日若能發達,兄弟姐妹也能一飛沖天。
經過一番激烈的心理斗爭之后,你心軟了,你不愿意賣掉妹妹,只能舍己為人,進宮謀生路,于是,你遞交了一份申請書,有人查了你的家庭背景,確定沒有隱患之后,同意了你的申請!
凈身之前,你需要先簽訂一份生死文書,并請來父母和兄弟姐妹作為證明人,上書自愿凈身,生死不論,你別無選擇,只能簽字畫押!
凈身不是免費的,你需要繳納2兩銀子,可家里砸鍋賣鐵也拿不出這么多錢,好在負責人通情達理,允許你打一張欠條,待入宮后分期付款。
凈身之前,你需要準備一個月的口糧,準備幾捆芝麻桿,燒成灰之后鋪在炕上,如果天氣比較寒冷,你還需要準備一些玉米棒燒炕,免得術后著涼。
凈身的日子到了,你與家人告別,提著準備的物品趕到凈身現場,此時,不少人正在排隊,而你也是其中之一,這是你最后的機會,一旦進了手術室就再也無法回頭,為了父母,為了兄弟姐妹,你義無反顧得走了進去!
一進門,有人遞過來一碗湯,不是孟婆湯,而是臭大麻湯,喝了之后可以起到麻醉作用,減輕手術時的痛苦。
湯很難喝,而你選擇一飲而盡,甚至打了一個飽嗝,因為你很怕疼,有一次你跟弟弟玩耍時不小心碰到,都疼得跪在地上半天沒起來,如今面對刀子,又該有多疼呢?
喝完湯之后,你迷迷糊糊地躺在一個特制的大床上,手腳全都被綁住,整個人呈現為“大”字型,亮光一閃,你看到一把形似鐮刀的彎刀,據說那是金子和黃銅打造出來的,鋒利無比!
老師傅把刀子放在火上烤了一下,算是消毒,緊接著,刀子慢慢向下移,你感覺一熱一涼,伴隨著輕輕的擠壓感和疼痛感,你感覺有什么東西被擠了出去。
老師傅又把刀子放在火上烤了一下,你知道,真正的考驗來了,你閉上眼睛不敢再看,可腦海中一直控制不住“采蘑菇”的畫面,手起刀落,蘑菇飛起。
這一刀十分考驗刀法,割淺了會留有余勢,將來里面的脆骨會向外微微凸起,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必須要割第二刀,宮里人稱之為“刷茬”,反之,割深了會形成塌陷,將來小解時呈扇形,一輩子不方便。
老師傅把刀子放在一邊,隨手拿起一根大麥桿當做導尿管使用,然后將一個劈開的豬苦膽敷在傷口上,包扎完畢之后,命人將你扶起來。
此時,你渾身無力,一動也不想動,可是,老師傅命人攙著你一直走動,兩個時辰后才能躺下休息。
兩個時辰之后,你終于被人攙扶著躺在一塊特制的門板上,門板上有一個洞口,是供你方便時候用的,未來三天,你都將在這塊門板上度過,為了防止你亂動污染傷口,你又一次被捆成“大”字型。
麻藥過去之后,傷口疼痛難忍,可惜你一動也不能動,痛苦不已,而這樣的痛苦要持續整整3天,3天之后,大麥稈拔出,尿液可以正常排出,則意味著手術成功。
你終于轉移到了溫暖的土炕上生活,可每天都要活動身體,最難做的一個動作就是伸腿,每一次伸腿,傷口都會傳來撕心裂肺般的疼痛,可你得強忍著不能彎腰,要站得筆直,否則就會患上佝僂的毛病,這樣的生活,你需要堅持百天!
如果你能熬過百天,恭喜你,你已經成為一個合格的太監,可以入宮了!
那么問題來了,會有太監凈身不徹底霍亂后宮嗎?有人說,李蓮英就是一個凈身不徹底的幸運兒,經過治療之后還有一定的能力,偶然之間被慈禧發現,于是就成了慈禧最寵愛的太監。
還有人說,慈安太后之所以突然暴斃,其實是不小心看到了李蓮英和慈禧太后有一些親昵動作,于是就被滅了口。
甚至有人說,美國畫家卡爾去后宮的時候,聽到宮女議論李蓮英和慈禧在一個浴桶里面洗澡。
諸如此類的傳聞數不勝數,可惜沒有一個是真的,事實只掌握在親身經歷的人身上,這個人就是何容兒。
何容兒是慈禧太后的宮女,服侍慈禧長達8年,對慈禧太后非常了解,對李蓮英也非常了解,據她回憶,李蓮英之所以能夠得到慈禧太后的賞識,靠得是一副玲瓏心思,而并非男女之情,李蓮英本該是一個官場高手,只可惜他是一個太監!
此外,何容兒還透露了清朝太監入宮時候的一系列審核標準,推薦人要審核,家庭背景要審核,負責手術的人要審核,太監本人更得經過好幾遍檢查,確定無誤之后才能入宮,沒有任何人可以弄虛作假,一旦發現問題,整條線的人都將被處死。
即便是僥幸入宮,宮中為了以防萬一,每年還會對太監進行不定時檢查,一旦發現問題,同樣會有一批人被處死,所以,宮里的太監是絕對沒有漏網之魚的。
后記
清朝太監不會把自己的“寶貝”丟掉,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能隨意舍棄,需得設法妥善保存!
第一步:先把寶貝放在石灰粉里面,利用石灰來吸收里面的血液和水分,使其達到干燥狀態。
第二步:將寶貝從石灰里面去除,用細布擦拭干凈,浸泡在香油中,待油浸透之后,可以起到長久保存之功效。
第三步:將寶貝裝在一個密封的小木匣中,尋一個良辰吉日,懸掛在家中的大梁以上,有高升之意。
太監死后,家人為其處理后事的時候,會將寶貝縫回肉身,再將凈身自愿書燒毀,就當此事從未發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