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關節能感知到秋意?因為秋冬季節晝夜溫差變大,夜晚和早上的寒涼容易刺激血管及肌肉導致收縮,使得膝骨關節的血供減少和穩定性下降,易誘發膝骨關節病。
湖北省中醫院骨傷診療中心主任何承建表示,在秋季關注膝骨關節,可以有效地預防膝骨關節退變。
01. 適量補鈣,預防骨量丟失
秋季應多食用含鈣量豐富的食物以預防骨質疏松。對于中老年人而言,推薦食用牛奶、豆制品、蝦皮、芝麻醬、海帶、核桃、瓜子、土豆等鈣含量豐富的食物,也可適量補充鈣劑。另外,應多進行一些戶外運動,充足的光照和適量補充維生素D,將有助于鈣的吸收。
02. 合理鍛煉關節,避免關節損傷
科學合理的鍛煉方式對于關節的保護至關重要,應把握好以下要點:
“讓肌肉鍛煉,讓關節休息”
把握好肌肉鍛煉和關節休息之間的平衡。注重鍛煉大腿和小腿的肌肉,如仰臥位直腿抬高、仰臥位踩單車、仰臥位交替抬腿、自由泳等,盡量避免久行、爬山、跳繩等訓練。
“掌握強度,循序漸進”
鍛煉強度因人而異,以“肌肉微微酸痛,休息后輕松感”為度,如出現鍛煉后疼痛加重、腫脹等癥狀,提示鍛煉強度過大,超關節負荷,應適度降低運動強度。
“練前熱身、練后拉伸”
秋季常因天氣變化,冷熱交替刺激會導致筋脈拘攣、屈伸不利,肌肉驟然收縮容易產生拉傷、扭傷。鍛煉前充足的熱身可健骨柔筋,保護關節,鍛煉結束后拉伸可舒筋活絡,增強氣血運行,潤澤關節。
“盡量避免在跑步機上鍛煉”
部分人群在跑步機上鍛煉會因關節不穩定性增加而加重膝蓋磨損。
03.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當換季、出汗、酒后及睡眠時應注重防寒保暖,必要時戴護膝作業,盡量選用軟底鞋、平底鞋出行。
適量加強“耐寒訓練”,古人提出“春捂秋凍”的養生觀念,秋季鍛煉不宜穿著過厚,可在身體能承受的清晨開展鍛煉,陰雨天氣宜選擇室內鍛煉。
04. 重視自查,早期診治
如出現關節靜息痛,天氣變化及活動后加重,甚至腫脹、活動功能受限時,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尋求診治。早期的膝骨關節病變往往能通過對癥治療、有效保護和適量鍛煉得到改善。
來源:湖北省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