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捕撈方法成蝦個體達多少克即可以捕撈?
小龍蝦生長速度較快,投放規格為2-3厘米的小龍蝦,在飼料充足的情況下,經過2 -3個月的飼養,當成蝦個體達30 克以上時,即可捕撈上市。在前面所述的內容里,也分別介紹了捕撈方法,這里主要介紹各種漁具的捕撈原理和規模化生產的技能和方法。小龍蝦在池塘中可用拉網捕撈,還可利用其喜在夜間昏暗時活動的習性,采用籠捕、敷網捕、張網捕、袋捕、藥物驅捕等方法捕撈。在稻田中以籠捕為主。
一、地籠捕撈
捕小龍蝦最為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池塘或稻田中設置地籠。地籠是一種專門用來捕撈蝦、蟹的工具(圖10-1)。選用直徑為4-6毫米的鋼筋,加工制成邊長400毫米的正方形框架,每500毫米為1節,用鋼繩連接起來,外面再用網目為2厘米左右的聚乙烯網布包纏,兩端制成長袋形的網兜,上端用乙烯網布做成寬10厘米的沿邊,起導魚作用,下端裝有石沉子。地籠每節上設有兩個須門的進口,相連兩節之間也設有一個須門進口,使魚、蝦等只能進不能出。地籠的長度為20 - 40節,總長達10 - 20 米。
地籠
地籠捕魚
利用淡水小龍蝦貪食的習性,在捕撈前適當停食1-2天,捕撈時在地籠或蝦籠中適當加入腥味重的魚、雞腸等,引誘小龍蝦進入地籠。當地籠下好后,可適當進行微流水刺激,保持一定的水流,增加小龍蝦的活動量,促使其擴大活動范圍,可增加捕撈量。一般每畝水面放置1-2個地籠,地籠每4-5天換一個地方或方向,這種方法適宜捕大留小。地籠是定置漁具,可以常年捕撈。將地籠置于稻田、池塘、湖泊等養殖水面中,每天早晨倒出網兜中的蝦,取大放小。如果地籠網兜中的蝦過多,可每10 -12小時取1次,以防網兜中蝦因密度過大窒息而死。每隔10 -15天將地籠取出水面,在陽光下晾曬1-2天,防止青苔封閉網目。
二、大拉網捕撈
在春夏之交和中秋,小龍蝦攝食旺盛季節,可用捕撈四大家魚苗、魚種的池塘拉網,或者用較柔軟的錦綸線專門編織起來的拉網扦捕池塘養殖小龍蝦。作業時,先清除水中的障礙物,尤其是專門設置的食場木樁等,第一網起捕率可達60%。如果在下網前 10分鐘將魚粉或炒米糠、麥麩等香味濃厚的飼料做成團狀的硬性飼料放人食場作為誘餌,等小龍蝦到食場攝食時下網快速扦捕小龍蝦,起捕率更高。經過1-2 網的捕撈,剩下的小龍蝦只有20% - 30%,再采用地籠捕撈,起捕率可達80%左右。
三、干塘捕捉
池塘排干水捕捉小龍蝦,一般在小龍蝦吃食量較少、未鉆泥過冬時的秋天進行。或者是用上述幾種方法捕撈養殖小龍蝦還有剩余時,則只好干塘捕捉小龍蝦。方法是先將池水排干,然后根據池塘的大小,在池底開挖幾條寬40厘米、深25 - 30厘米的排水溝,在排水溝附近挖坑,使池底泥面無水,溝、坑內積水,小龍蝦會聚集到溝、坑內,即可用抄網捕撈。若遇池塘面積大或小龍蝦鉆到泥中難以捕盡時,則可再進水淹沒池底過夜,至第二天清晨,再一次放淺池水,重復捕1-2次,可基本上捕盡池中的小龍蝦。稻田排干水捕捉小龍蝦,一般在深秋水稻成熟時或收割之后進行。稻田內的水可分兩次緩慢排干。第一次排水讓稻田 表面露出,小龍蝦則會游到魚溝或魚溜內棲息;第二次排水在第一次排水后1-2天進行,主要排放魚溝、魚溜中的水。當小龍蝦集中在魚溜、魚溝時,用抄網將其捕起放人容器中,最后可徒手翻動淤泥捕盡稻田中剩余的小龍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