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2月1日訊(通訊員 陳雙 記者 趙瞳銥)近日,有著十多年高血壓、慢阻肺的病友劉大爺在“陽康”之后,仍有咳嗽、乏力,呼吸加快等癥狀,前往呼吸科就診后,呼吸科醫師指導可在家中使用無創呼吸機,緩解癥狀。但購置家用無創呼吸機后,密密麻麻的說明書讓72歲的劉大爺犯了難。如何正確使用家用呼吸機,湖南中醫附一慢病管理科蔡亞宏對劉大爺進行了詳細介紹。
一、什么是家用呼吸機?
家用呼吸機,即患者可在家中使用、進行呼吸治療的呼吸機。家用呼吸機治療,一般是指無創正壓通氣治療,多運用于患者康復階段。其原理是通過呼吸管路、口/鼻面罩,將預先設置好參數的呼吸機與患者口鼻相連接,通過呼吸機產生的氣流正壓支撐患者的氣道,同時,呼吸機還會模擬并同步患者的正常呼吸頻率,輔助患者恢復正常的呼吸,從而治療并改善患者因通氣障礙導致的機體缺氧。
二、家用呼吸機適用于哪些人群?
家用呼吸機治療主要運用于各類慢性呼吸障礙的家庭康復,包含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鼾癥)、夜間低通氣、限制性通氣障礙、肺間質纖維化、穩定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運動神經元疾病(漸凍人)等等。
三、家用呼吸機如何正確使用
使用流程:
1.連接呼吸機的管道,加蒸餾水入濕化器,連接電源。
2.連接吸氧裝置(制氧機),調節氧流量,佩戴面罩。
3.打開呼吸機,調節呼吸的模式、頻率、吸氣壓力(從4~8cmH2O開始)、呼氣壓力(從2~4cmH2O開始)、濕化溫度、吸呼比等參數,在把壓力接通按鈕打開的同時按下濕化器按鈕。
4.密切觀察患者面色、生命體征、呼吸狀況,詢問患者感受。
模式調節:
1.S模式:自主呼吸模式主要適用于自主呼吸良好的患者
2.T模式:時間控制模式 適用于無自主呼吸或者自主呼吸較差的患者
3.S/T模式:自主呼吸與時間控制自動切換模式
當患者可以自主呼吸時,呼吸機幫助患者輔助呼吸;當患者自主呼吸微弱時,呼吸機進行強制通氣。在家用呼吸機中,S/T模式應用最廣泛。
四、使用家用呼吸機的注意事項
1.不耐受:初次使用呼吸機,患者可能會感覺不適。家屬應做好指導,調節面罩、調整參數、給予鼓勵和陪伴,達到人機同步時,患者的不適會減輕。
2.口咽干燥:使用呼吸機時,注意使用加溫濕化器,適當飲水可以消除以上不適。
3.口部漏氣:若使用鼻面罩,使用呼吸機時應盡量閉合嘴部。口部的漏氣會降低療效。必要時使用口鼻面罩或使用下顎帶,及時調整面罩的松緊度。
4.排痰障礙:當患者出現排痰障礙時,家屬應定時給患者翻身拍背,鼓勵多飲水,指導患者有效咳嗽排痰,有條件的家庭必要時可給予患者霧化吸入治療。
5.胃腸脹氣:患者采用口鼻面罩,或者患者治療中張口,可能會因為吞咽氣體,導致胃腸脹氣,針對這種情況,在患者鼻氣道正常通暢的情況下,盡量選擇鼻面罩,采用鼻呼吸;在患者鼻氣道障礙的情況下,適當調整呼吸機壓力減少吞氣,必要時,可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服用提升胃動力的藥物緩解不適。
五、家用呼吸機清潔、維護的方法
家用呼吸機使用時,最好每天清洗一次面罩,每三天清洗一次過濾片和管道。
清洗方法:
1.機器表面:機器表面若無明顯污漬,可以使用清水擦拭:若有污漬或血漬,可用含氯的消毒劑擦拭。
2.鼻(面)罩:先用75%酒精擦拭后,再用清水擦拭。
3.管道:用清水+洗面奶再用流動清水沖洗、晾干備用即可。消毒劑及其他化學試劑若殘留在管路中,會隨著呼吸機傳送的氣體進入肺部。
4.頭帶:用清潔劑清洗后、用清水沖洗干凈、晾干備用。
維護方法
1.定期更換家用呼吸機濾膜。
2.定期檢查管路及面罩是否受損,如有受損應及時更換。
3.定期去售后保養檢修。
4.每半年至一年更換一次管路及面罩。
蔡亞宏提醒:家用呼吸機使用便捷,可提升患者生活質量。但患者一定要充分了解自身身體狀況,按時復診,必要時第一時間聯系專科醫師尋求幫助。
(一審 盧小偉 二審 劉樂 三審 王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