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
導讀:明天農歷二月初八,你知道是什么日子嗎?祈福安康,大吉大利!
俗話說:“農歷二月多好日,不少日子有話頭”,農歷二月是春天的第二個月,又被稱為“仲春”。此月,雖沒有正月那么多的講究,但仍然是有著許多特別的日子的,比如,二月初一的“中和節”、二月初二的“龍抬頭”、二月初五的“溜光節”等等,那么,你知道農歷二月的第八天,二月初八這天是什么日子嗎?又有著哪些的習俗和講究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說說農歷“二月初八”的那些事!
芳春節農歷二月初八是道家的傳統節日“芳春節”。“芳春節”,又叫作“芳春齋”,是道教擇日行齋的儀式名稱。相比于,各種盛大的佛教節日,如今知道“芳春節”的人已經不多了。
清代厲荃的《事物異名錄.歲時.二月》中說:“道經二月八日,為芳春節。玉晨大道君,登玉霄琳房,四盼天下”。
舊時,道教修齋,首重虔誠整肅,啟圣祈真,必焚香燃燈。
仲春月初八“芳春節”,不忘老傳統“吃2樣,忌4事”祈福安康,大吉大利!
喝粥古人云:“粥者,合聚萬物,調和千靈”。粥,不同于其它食物,只能由一種或幾種食材構成。粥,可以容納萬物,由多種味道不一、材質不同、顏色千差萬別的食材,在大火沸水中,歷經千翻萬滾而成。
常言說:“粥有十利,饒益行人”。制作粥的食材,分布在一年的四季之中,可以是春天的野菜,夏天的果蔬,也可以是秋天的五谷,冬天的臘味,四季之味匯聚在一鍋之中,用粥祭祀的同時,既顯現出了人們的誠意,又暖了心,滿足了口腹之欲。
二月初八“芳春齋”喝粥,一寓以和為貴,尊重差異,彼此共生;二寓遇事需緩,平心靜氣,要有耐心;三寓增福添壽,驅散春寒,迎接溫暖。
另外,熬出來的粥除了自家食用外,還要分與街坊鄰居一些相互交換著吃,并且不能一次性的都吃完,每餐都要吃上幾口,以吃9次為佳,寓意在新的一年里大家都吃喝不愁,日子長長久久!
吃餃子“二月八,吃了餃子病不發”,舊時,二月初八除了吃粥以外,一些地方還有吃餃子的舊俗。
餃子,外形似元寶,內有餡料。煮制時,餃子在鍋內不斷地上下翻滾,意寓在新的一年里財源滾滾,諸事無憂,大吉大利!
常言說:“節慶餃子,長壽面”,在我國北方的一些地區每逢過節,必定要吃餃子以示慶祝,與其說餃子是一種食物,不如說過節吃餃子早以成為國人慶祝節慶的一種情節。不過二月初八,這天的餃子一定要記得做成素餡的哦!
沐浴《云笈七簽》中說:“二月八日,沐浴令人輕健。相傳,此日沐浴,可令人身體輕健,百病不生。
忌四事古人云:“清心之不凈謂之齋。禁身之非過,謂之戒”。既清除心中的不凈叫做齋,禁身的過非叫做戒,齋戒就是修身以屏絕一切嗜欲的意思。故,此日忌爭吵、忌妄語、忌飲酒、忌殺生。
小結“芳春柳搖染花香,槐序蟬鳴入深巷”,明天農歷二月初八“芳春節”,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財源滾滾,諸事無憂,大吉大利!
關于二月初八,您還知道哪些習俗呢?您還有哪些不同的見解呢?歡迎評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