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背車身、隱藏式門把手、8155芯片、2765mm超長軸距、13.2 英寸高清中控屏、全景天窗、L2級輔助駕駛.......
這次細節匯總在一起猜車,相信很多人都會將范圍鎖定在15萬以上純電B級車里。但我們最近試駕的一臺燃油車,不僅點亮了以上所有技能點,而且它的售價出人意料的低。
它就是長安汽車基于方舟架構打造的第二臺車型——長安逸達。2月20日,長安逸達正式開啟預售,新車提供1.5T GDI自動尊貴型、1.5T GDI自動領航型、1.5T GDI自動旗艦型三款車型,官方指導價分別為8.99萬、9.99萬和11.09萬。
老實說,剛開始看到這個定價時,我的內心其實沒有一點波瀾。畢竟在這個級別的緊湊型家轎市場里,競爭已經非常激烈了。合資車型連番降價,自主品牌帶著豐富的智能化破圈而來,就連新能源方面,都有了比亞迪秦PLUS DM-i冠軍版這樣售價不到10萬的存在。
但在大理試駕了一天的長安逸達后,我會發現這款車型真的沒有短板。一般而言,合資品牌雖然經濟型保值方面有優勢,但大都配置精簡,倒車影像、倒車雷達這些都需要后期選裝;而自主品牌雖然配置強大,但懸掛、靜謐性還是有所欠缺。
而長安逸達近乎完美地平衡了所有的產品點。
首先是駕乘方面。長安逸達作為方舟架構下的又一款產品,與UNI-V一樣,搭載了藍鯨新一代NE1.5T高壓直噴發動機,最大扭矩為260N·m,傳動系統搭載藍鯨新一代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器,是長安汽車旗下主力的動力系統,穩定性以及經濟型都有口皆碑。
而不同于UNI-V主打的運動化,長安逸達主打舒適,在動力輸出上雖然沒有UNI-V激進,但即使在滿載情況下開起來十分地輕快。
長安逸達的底盤方面的表現也是以舒適性為主,此前備受關注的扭力梁對操控的影響并不大,僅僅是在過減速帶的時候上下彈跳會比較大,但基于這個價位,還是能夠接受的。
靜謐性是整臺車最讓人驚艷的地方。無論是前排還是后排,對車內的隔音降噪處理都表示非常滿意,有同行試了在高速上開到150邁依然可以提供比較安靜的駕乘氛圍。這在這個價位的同級別車型中可以說是獨樹一幟的。
再回到整車的設計和內飾方面,長安逸達初見時給人的感覺的方舟架構第一款車型UNI-V非常相似,前臉、車身姿態、整體比例,包括尾部的小鴨尾,都是十分運動化的設計。
但細細品味,就會感受出兩款車型在定位上的不同,比如尺寸方面,逸達主打家用舒適型,長寬高為4770*1840*1440mm,軸距2765mm,而UNI-V主打運動,整體定位更取悅年輕人,車身長寬高為4680*1838*1430mm,軸距2750mm,相對而言,逸達的空間表現更有優勢。
而在內飾方面,長安逸達用一塊13.2 英寸的高清觸摸中控屏取代了車內的大部分實體按鍵,整體看起來十分簡潔。由于我們試駕的是11.09萬預售的頂配版,車內還還配備了無線充電板,讓人非常驚喜。
整個中控部分的設計非常精簡,我個人非常喜歡換擋臺上的木紋飾板,給整車增加了精致感,盡管材料不是真木紋,但看著挺高級。此外,車內大部分面積都采用了軟質材料包裹,包括座椅也是仿皮透氣的拼接設計,質感真的很到位。
作為一臺溜背設計的車,頭頂能有這么大塊天窗也是十分讓人意外。
而配置方面,就已經是長安家的傳統藝能了,包括540度倒車影響、透明底盤、全場景智慧交互系統、DMS駕駛員監測系統、手勢控制、燈光秀、L2級的輔助駕駛,同級別車型有的它都配足了,使用起來也非常絲滑。
總體來看,長安逸達是一款各方面表現十分均衡,且精準滿足當下消費者需求的燃油車型,目前的預售價已經展現了非常強的市場競爭力,按照行業特色,預計上市后價格還會有些許下降,相信能夠有不錯的銷量成績。
值得注意的是,據廠家工作人員透露長安逸達預計在9月推出智電iDD版本的PHEV車型,相信屆時憑借油電雙殺,助力長安汽車在轎車市場實現進一步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