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形勢越困難,畢業生就越應該沒在怕的。原因很簡單,反正自己一無所有,想要找到一份心儀的工作已經很困難了,不如就沖一沖,投入到未來可能有大發展的新興行業中去,搏一個更大的可能性。
作為應屆畢業生,你要想明白一點的是,自己和那些已經工作了幾年甚至十幾年,有豐富工作經驗的人相比,最大的優勢就是年輕,有充沛的時間。
而且相比之下,很多企業更愿意給年輕人試錯的空間。所以這你要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最好能在快速發展的行業中,投入5-10年的時間,拼盡全力讓自己的職業發展更加順暢。
年輕人剛剛畢業,就想著找一份錢多事少,離家近的穩定工作是非常困難。因為大家都想去選這樣的工作,更建議在剛畢業時,就做好自己的職業發展規劃。分享幾點我認為很重要的關鍵步驟,供君參考。
第一步,選擇行業行業的選擇,應該是你發自內心熱愛的,在五年之內能夠繼續增長的行業。而且,很重要的是,你覺得在工作過程中,你的能力是可以不斷增長,不斷積累的行業。
對剛剛步入職場的年輕人來說,進入一個行業,前期就是在用自己的時間精力來換得經驗和能力。
前五年能賺多少錢甚至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對這個行業有基礎的判斷,行業的發展趨勢是怎么樣的?行業中哪一個崗位是在價值鏈的頂端的?哪個崗位能夠創造最大價值的?從而找到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
第二步,選擇行業中最優秀最有潛力的企業當然,每個人都希望能夠進入到行業內的龍頭企業,這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過,只要你想清楚自己的競爭對手是誰,就會容易的多了。
作為一名剛剛畢業的應屆生,你的主要競爭對手也是應屆畢業生,和他們競爭是有很多方法策略的。比如說你的學歷不如別人,那么你的經驗能不能比別人多一些?在投簡歷之前,你能否提前就參加一些實習工作,獲得一些工作經驗,工作能力、工作結果。
當招聘官以招聘應屆生的角度,來考察你們這批畢業生的時候,如果你能夠以成熟員工的形象展示自己的作品,自己的核心能力,自己的實習經驗。那么你被錄用的機率就會大很多。
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點是,你不用因為一家兩家沒有選擇你,就自暴自棄。要知道很多人為了找到一份心儀的工作,會參加幾十場,甚至數百場的面試,在面試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參加更多的學習讓自己更匹配招聘的崗位。
每年畢業季都會有關于先就業還是先擇業的討論,我的建議是先擇業。因為第一份真的太重要了,它基本就決定了你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因為當你工作一段時間,不再是應屆畢業生的身份時,你的競爭對手就變了,用人單位也會更加看中你之前的工作經驗。
如果你覺得進一家大公司非常困難,那么就想辦法去一家有潛力的小公司吧。在小公司要么是跟公司一起發展,日后成為公司的核心高管;要么就是快速掌握相關工作技能,增強對這個行業的認知,以后自己創業。
第三步,用老板的心態來管理自己,要求自己當你覺得自己未來一定會開拓自己的事業,成立一家公司。那么你看到的很多事情就都不再是問題,而會是學習成長的機會。你會發現自己在這家公司,收獲的不僅是經驗、知識、技能,收入,更是行業的認知,寶貴的創業經驗積累。
如果一個人選擇在穩定的行業中發展,能夠獲得的發展可能只是時間的積累,經驗的積累,而這樣的經驗技能很可能也會因過時被淘汰。在未來,他很可能要面對中年危機,以及三十五歲之后被裁員的命運;
但如果這個人選擇進入的是一個新興行業,在未來的五年到十年,這個行業可能會迎來大發展的機遇。那么你可以想象在這個行業里面的人,只要能夠堅持下來,他就會變得越來越值錢。
所以讓一個人值錢的標準,第一點就是行業,第二點就是公司,第三點就是他積累成長學習的速度。
生活中,你會發現很多人的基礎判斷其實是錯的。比如說,他覺得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不重要,隨便選擇了一個行業,入職了一份高薪的工作,認為自己以后還有很多機會可以升遷。可實際上,這是對自己非常不負責任的表現。
如果你沒有長期思維,后面的路就會越走越窄,因為你現在賺的這點錢,根本就改變不了任何事情。每個月五千工資或七千工資能夠讓你買房嗎?不能。能夠讓你有什么大的發展嗎?也不一定。
所謂的工作年限并不重要,你會發現有的人二十多歲就開始創業,幾年后就有所成了。而有的人工作了二十多年,也不得不面臨失業,這就要看你自己的遠見如何了。
多數人的成長靠經驗和知識,但是最有效的成長是思維方式的成長,這是一種能夠讓你十倍速成長的方法。
這也是我們做《終身成長思維體系》的真正原因——我們希望幫助大家掌握如何做決策的思維,讓大家掌握如何分析的思維,學習各個學科的基礎思維方式,學習牛人的思考方式。
點擊下方卡片,開啟普通人的逆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