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業和肄業,一般是高校學生完成學業的兩種不同方式。和畢業一樣,兩者都屬于離開高校時,高校給學生頒發的學習證書。但兩者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兩者的不同,在于學習時間不同、兩者發生的原因不同、后期是否能轉為畢業證也是不同的。
想要知道結業和肄業有什么區別,那得先知道什么是結業,什么又是肄業?
結業是指完成了學校規定的學習年限,但是未修滿學分,或者雖修滿學分,但受到了學校處分的,這兩種情況都是只能發結業證書。
而肄業,則是指具有正式學籍的學生未學完教學計劃規定的課程而中途退學(被開除除外)。這種情況只能發肄業證書。
具體的不同點如下:
1.學習時間不同
結業是完成了學校規定的學習年限,及大專三年或本科四年。
而肄業則未沒有,是在中途退學的,一般是要求學滿一學年以上退學的,才會由學校頒發肄業證書。
2.發生的原因不同
正常情況應該是畢業,而導致這兩種情況的原因不同。
結業的兩種情況,一種是因為學生沒有修滿學分,這種情況一般是到了畢業補考還掛科,導致不能畢業。另一種情況是違反了學校的規章制度,受到了學分處分才導致。
而肄業一般是因為學生自己主動退學,才導致只能肄業。但是也有例外,有的高校規定學分差的太多,也只會發肄業證。
3.后期能否轉為畢業證嗎?
結業的情況,有能畢業的機會,根據各高校規章不同,結業學生可自結業之日起1-2年內申請回校重修不合格課程,或申請解除留校察看期者,達到畢業要求者,就可以申請畢業證書。
而肄業的,想要回復重讀,基本只有重新參加高考這條路,基本斷絕了用肄業證換畢業證的路。
以上就是全部內容了,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內容,加個關注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