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時,養(yǎng)老金里的推算賬戶儲存額很多人都不理解,日常咨詢的比較多,不知道推算賬戶儲存額是怎么算出來的,今天就以江蘇省為例來說一說。
根據(jù)2007年《江蘇省企業(yè)職工基本養(yǎng)老保險規(guī)定》中規(guī)定的推算儲存額公式為:
推算儲存額=1995年省和參保人員所在市職工平均工資的平均數(shù)×參保人員繳費工資指數(shù)×1995年底前繳費年限×增發(fā)系數(shù)+1996年以后的利息
下面對公式中的五個部分一一進行解答。
一、1995年省和參保人員所在市職工平均工資的平均數(shù):1995年江蘇省平均工資+所在地的市職工平均工資的平均數(shù);比如
1995年江蘇省平均工資6830.04元
所在地的市職工平均工資4231.5元
則1995年省和參保人員所在市職工平均工資的平均數(shù)為(6830.04+4231.5)/2=5530.77元。
二、繳費工資指數(shù)。這部分分為三個時間段推算:
1、1992年至1995年繳費指數(shù)確定方法:=〔∑(Xn÷Cn)〕÷N
其中:Xn表示參保人員1992年至1995年間各年繳費工資。Cn表示1992年至1995年間各年省和參保人員所在市職工平均工資的平均數(shù)。N表示參保人員1992年至1995年間的實際繳費年限。
2、1985年6月底前各年的繳費工資指數(shù)均按照1.0計算。
3、1985年7月至1991年12月繳費工資指數(shù)確定方法:如果1992年至1995年的平均繳費工資指數(shù)低于1.0的,則1985年7月至1991年12月也按照1.0計算;如果1992年至1995年的平均繳費工資指數(shù)大于1.0的,則1985年7月1日后至1991年底各年的繳費工資指數(shù)按照1992年至1995年的平均繳費工資指數(shù)計算。這也可以理解為1992年至1995年的平均繳費工資指數(shù)決定了1985年7月1日至1991年年底繳費工資指數(shù)是按1還是超過1的關鍵點,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就高不就低,保底是指數(shù)1。
各項各年繳費工資指數(shù)的總和,除以1995年底前參保人員的實際繳費年限與視同繳費年限的合計數(shù),則就確定參保人員1995年底前推算儲存額的繳費工資指數(shù)。
三、增發(fā)系數(shù)。1995年底前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滿20年的,20年以上的繳費年限,按1年1%,不足1年換算為年增加,增加的比例不超過20%。即增發(fā)系數(shù)最高為1.2
四、1996年以后的利息。1996年后每年的推算儲存額的利年息總額。
這就是退休時養(yǎng)老金計算中的過渡性養(yǎng)老金的保險的推算賬戶儲存額的計算過程,通過公式,可以看出來推算儲存額只有1996年前參加工作存在,1996年1月以后參加工作不存在此項。比如以下3人退休金核定表中推算賬戶儲存額因工作時間不同而不同。
表一某人1980年10月參加工作,推算賬戶儲存額84466.99元
表二某人1993年9月參加工作,推算賬戶儲存額6953.45元
表三某人1996年11月參加工作,推算賬戶儲存額0元
以上就是關于退休時養(yǎng)老金核定表中的推算儲存額的計算小知識。說真的,江蘇省退休金待遇核算比別人省相對要復雜的多,抽空將一一列出來進行解說。
如果你還有什么問題,歡迎留言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