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孕姐
昨天,媽媽群里有小伙伴吐槽道:大年初二,帶孩子回娘家。我買了一大堆禮物,其中有一箱安慕希酸奶。
我家孩子在院子里玩了一會兒,估計是有點渴,就嚷著想要喝酸奶。我媽聽見以后,趕緊從廚房跑過來。
我以為她是準備把箱子打開,給孩子拿酸奶喝。結果沒想到,她竟然提起箱子就往臥室的床底下塞。
嘴上還說”渴了就喝水,要不然,讓你媽去超市買一袋酸奶喝“。
話音剛落,我哥家的兩個孩子,從外面回來了。我媽扭頭又往臥室里走去,然后很快提著那箱安慕希酸奶出來。
果斷利落地拆開箱子,拿出兩瓶酸奶,問道“你姑姑給你們買的酸奶,你倆喝不喝,奶奶去加熱一下?”
我下意識地扭頭去瞅我家孩子,果不其然,小家伙正眼巴巴地盯著我小侄子手里的酸奶。
大概這時候才意識到尷尬吧,我媽又從箱子里拿出一瓶,遞給我家孩子。
小家伙歡快地接過來,走到我旁邊,說”媽媽,我也要加熱再喝。“
唉,那個瞬間,我的心里拔涼拔涼。
過個年,我算是徹底明白,在老人眼里,孫子和外孫還是不一樣啊。閨女的孩子是外人,兒子的孩子才是自家人。
和往常一樣,群里的小伙伴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和經歷:
“我小時候去姥姥家也是這樣,好東西都藏起來,讓舅舅家的孩子吃。”
“每次我帶孩子回娘家,我媽都很高興,好吃的好喝的也舍得拿出來,臨走了還要往孩子手里塞點東西。
但是,只要我小侄子也在家,還是明顯能感到些許不同的。”
……
不難看出,老人對孫輩偏心,是很普遍的現象。而導致老人在對待孫子和外孫時,存在較大差別的因素,主要有以下這3個:
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
受根深蒂固的血脈傳承觀念影響,在有些老人的心中,外孫雖然是自己女兒親生的,但始終都是外姓人,是別人家的根。
而孫子則是和自己血脈相連的至親關系。將來的傳宗接代和香火延續也都是要靠孫子。
正如那句話俗語“外甥是狗,吃了就走”,他們覺得對外孫再好,到頭來也是一場空,人家還是和自己的爺爺奶奶最親。
別說孝順他們,甚至等百年以后,外孫都不一定會到墳頭上燒一回紙。
和孫子、外孫相處的時間長短不同
其實,不少老人對外孫和孫子都是很疼愛的。但對孫子往往是寵溺中摻雜著隨意,對外孫則是疼愛中透著明顯的疏離。
這其實完全可以理解。畢竟他們通常和孫子生活在一起的時間比較長,甚至有些孫子是他們一手帶大的。
而孩子的感情也是最真實的,往往和長時間陪伴自己的那個人更親。可以說,孫子能夠時常給老人提供情緒價值支持。
但外孫則絕大多數只有節假日,才會跟著媽媽去姥姥家。倘若定居的城市離姥姥家比較遠,那么一年想要見一面都很難。
雖然現在也可以通過微信視頻,來聯絡感情,但雙方之間的親情總是有點淡,不如孫子和老人之間的感情深厚。
受老人對子女態度的影響
其實,根本就沒有什么隔代親,只是老人疼愛自己的孩子而已。
正所謂”愛屋及烏“,老人對待子女的態度,是會直接影響他們如何對待外孫和孫子。
如果老人重男輕女,比較偏袒兒子,那么對待外孫和孫子的態度,肯定也是截然不同的。
最后想說,當看到老人區別對待自己的孩子時,就算再心大的人,也會感到心涼。
這是人之常情。
我們可以告訴孩子,要懂得感恩,回報那些對自己好的人。但請別將不滿和抱怨的種子埋入孩子的心中。
高級育嬰師,心理咨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
歡迎關注【好孕】,你想了解的科學育兒、孕產護理、寶寶健康、孩子成長發育,都可以在這里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