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蓬勃發展,一直有著所謂技術路線之爭。距離比較近的就是魏牌CEO李瑞峰在去年多次就增程式混動是否落后的話題發表觀點,并隔空喊話華為承東,直言“增程式就是落后的”、“落后就要‘挨打’”等云云,可以說是態度和立場十分堅決,曾引發了汽車圈的熱議。日前,有大V爆料稱比亞迪內部自認DM-i技術不如增程,轉型增程只是時間問題。
事情的起因源于一位財經大V稱,比亞迪內部已經明白采用串并聯結構的DM-i混動系統在技術上確實不如串聯混動(也叫增程式混動),之所以遲遲不出增程混動,是因為船大難掉頭。
同時,還給出了幾條DM-i不如串聯混動的理由:駕駛體驗不如增程,成本拼不過增程,不能與純電同平臺,不能后驅等等,并最終給出一個結論,DM-i在未來一定競爭不過增程,比亞迪選擇增程只是時間的問題。
也不知道這樣的內部消息從哪來的,如果是來自內部的話就涉及到泄密了。如果是捕風捉影杜撰的話,這位大V估計又要吃官司了。比亞迪、特斯拉等這樣車企可是有法務部的,之前已是頻頻出手。如果沒有確鑿證據,可就是捏造事實,苦頭可不小。
又是技術路線之爭,這樣的話題汽車圈爭論不休,沒啥實際意義,爭來爭去大家還是要去賣車,消費者對此并不感冒。去年,魏派CEO就和理想問界有過爭執,最終一波話題后結果是啥?長城說增程混動不行,結果就是賣不過人家。你認為好的技術和產品,可能不一定適合消費者。
在仰望U8爆出實車圖時,李想發聲“仰望的動力結構是并聯PHEV?還是串聯REV?”,同時還內涵了一把某車企針對增程混動落后的營銷策劃。比亞迪是否采用類似增程路線,仰望U8可能會見分曉。豐田不出純電?豐田汽車已經出了兩款純電車了,只不過之前押注混動,有點遲緩罷了。
比亞迪DM-i成本拼不過增程?看看剛上市的2023款秦DM-i冠軍版,都進去9萬區間了,跟燃油車一個價,去跟合資家轎搶市場,三天訂單1.5萬輛,有幾個品牌能做到?再看看做增程混動的品牌,不都是坐在高處不勝寒。
至于車輛能不能后驅、漂移啥的,對于普通人沒啥用處,耍帥炫酷也沒有施展的空間,節省好開大空間就是硬道理。至少在非饋電狀態下,比亞迪Dmi駕駛體驗還是可以的。至于,饋電下駕駛體驗,DM-i和增程混動哪個好,這個就看實際駕駛者自己的感受。
所以,一種技術好不好要看車輛定位和需求,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如比亞迪仰望向硬派越野邁進時,可能會采用增程混動也不是一味DM-i,這就是要與時俱進的體現。至少,比亞迪也沒有聲明不做增程混動,何來轉型和不出增程車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