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茂敦(作家 出版人)
人在迷茫時該干什么?這個問題比較具體,我的看法是:可以做三件事,分別是思考、閱讀、寫作,且嚴格遵守順序。下面分開來說。
第一件事:思考所謂迷茫,通俗理解,就是在某個時間段,不知道該做什么好,感覺做什么都沒有動力。不得不說,每個人都有迷茫的時候,而且不幸的是,人的一生,迷茫的次數無限多,隨時都會出現。
很顯然,每個人都不喜歡迷茫,但卻無可逃避。既然甩不掉,那就只能勇于面對。因為每個人應對迷茫的方法不同,結果自然大相徑庭。如果應對得當,可以輕松渡過難關,很快走出泥淖,重新上路。反之,則有可能越陷越深而不能自拔。
個人以為,當你遇到迷茫時,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思考!思考能夠讓你盡快冷靜下來,避免胡思亂想,讓自己陷入自我懷疑的境地,甚至做出后悔終生的錯事。
那么,到底思考什么呢?并不復雜,主要集中在幾個方面:自己為何陷入迷茫?自己真的那么差勁嗎?為何找不到努力的方向?能否給自己訂立切實可行的短中長目標?
花一些時間將以上幾個問題剖析清楚之后,會對自己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對當前的現狀以及未來方向,也會看得深入一些。
第二件事:閱讀閱讀的好處和功能極多。特別是在迷茫時,閱讀可以暫時讓自己的思維放空,讓煩亂的心情趨于穩定,并且可以與不同的作者進行心靈對話。
人最怕的是孤獨、彷徨和迷茫,而閱讀可以給人以前行的力量,也是洞察人生真諦的鑰匙。越是在混沌無助時,閱讀能夠讓人變得更清醒,更睿智。人生在世,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閱讀可以幫助我們撥開迷霧,不斷校正不同階段的人生航向。
更為關鍵的是,讀書是一個知識積累和輸入的過程,在閱讀中,你的視野將會得到打開,知識面得到擴充,看待問題的角度變得多維,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升。
2022年,我閱讀的書本數量估計在40本左右。2023年,雖然雜事繁多,但哪怕是擠時間,務必超過50本。
第三件事:寫作經過思考和閱讀之后,我們不能讓思考和閱讀的成果僅僅停留在腦海里。這是因為,隨著時間流逝和記憶衰減,大部分的有用信息會很快被遺忘。與此同時,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讀得越多,你會陷入新的迷茫:即感覺前面一個作者說的似乎都對,但隨時被后面的作者的觀點推翻。因此,需要特別提醒,閱讀切不可全部接受作者的東西,一定要辯證看待,吸取精華,為自己所用。
此時,不妨拿起筆,或者打開電腦,大膽嘗試寫作,將自己的所思所想和看過的書消化后形成文字。寫作是一個知識輸出的過程,這個過程可以加深記憶,還可以鍛煉一項生存技能,激發自己對未來的信心,逐步明確奮斗的目標。
2022年,盡管雜事多,時間緊,作為一個連續創業者,利用零碎時間,我和杜春翔老師聯合創作出版了一本新書,書名叫《30分鐘學創業》,感興趣的可以看看。
我是作家、出版人姚茂敦,如有任何寫作、出版問題,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