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設備,即直接穿在人體身上或整合到衣服、眼鏡等載體的一種便攜式設備,它不僅是硬件,還可以借助軟件、網絡、云端交互實現更強大的功能,常以智能手表、智能手環、智能眼鏡等形態出現。
隨著5G技術的推動,更強功能、更小體積、更輕重量、更長續航、折疊可彎曲成為可穿戴設備發展的方向,要實現這些目標,意味著有限面積的電路板上,通信、傳感器、功耗管理等芯片高度集成,其生產工藝也更為復雜,精度要求極高。
傳統的機械加工的諸多弊端已經不符合高精度切割要求,目前主流方式采用激光切割實現,尤其是采用切縫線寬更小的紫外激光設備對電路板切割加工。憑借優異的性能,納飛光電研發設計生產的355nm紫外納秒固體激光器,功率高,波長短,脈寬窄,高度適配這類小而美的電路板的高精度切割要求。
光束質量M2<1.2
355nm的紫外激光照射到電路板表面時可直接破壞物質的化學鍵,這個過程是一個“冷”過程,不對外層物質加熱,這也是355nm紫外激光的優勢所在,同時小于25ns的窄脈寬,切割電路板時熱作用小,分板時不變形,不燒焦;高的光束質量(M2<1.2),經過聚焦后的光斑直徑非常細,大概為頭發絲直徑的四分一,以及大于30W的平均輸出功率,切割時候線縫很小,切割邊緣整齊,輕松完成大批量的精細電路板成品。同時,一體化的設計,方便集成到生產線中,釋放潛能,解放人力,提升盈利水平。
可穿戴設備的快速興起,還可以延伸到可穿戴醫療設備領域,為可穿戴醫療設備的大面積應用提供了方向,借助可穿戴醫療設備,突破了傳統醫療設備的限制,可以實現體征實時監測、疾病治療、遠程康復等功能,如健身追蹤器、心率監控器、健康手環、腕帶脈沖血氧儀、心電衣等,深刻影響我們的生活和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