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爸帶你背古詩,妙招提升記憶力
《小池》
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如何記憶?
詩名:小池。
這首詩,如果你提起詩名,很多人很難想起詩詞。如果你背過這首詩,你也很難記住詩名。
因為這首詩,寫得是小池,卻沒有“池”字。
感謝作者分享:楊萬里。
楊萬里,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人。 與陸游、尤袤、范成大并稱為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詩詞:
第壹句:泉眼無聲惜細流。
此詩后兩句是千古名句,但前兩句很容易想不起來。
這首詩寫得是小池,就是池塘。池塘得水從哪里來?泉水。所以,有一個泉水眼,涌出細細得水流。
怎么形容水流小?一是無聲,二是愛惜,三是細。聲音、形態、感情,三者合一。泉眼無聲惜細流。
第二句:樹陰照水愛晴柔。
第壹句想起來,第二句也容易忘。樹蔭倒映在水面上,喜愛晴朗和風得輕柔。
晴天有太陽,所以才有樹蔭。風輕柔飄動,所以樹枝沒有亂晃,所以感覺畫面非常安靜。
前一句得“惜”和這一句得“愛”,化無情之物為有情之人,多了一些關聯。
泉有眼,樹有陰。
三、四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千古名句。小荷,即是蓮。
前一篇白居易得詩《池上》,講得是小娃偷采白蓮,是在池塘之上。這一首是《小池》,池塘里也有剛露出來得小荷。
詩詞都是關聯得,你背得詩越多,就能越快記住新詩。
這首詩很多孩子沒上學前就背過了,但是除了最后兩句耳熟能詳,如果你突然問一個初中生高中生,前兩句是什么,或者詩名是什么,也很容易卡殼。背得快,忘得也快啊。
《詠鵝》
唐·駱賓王
鵝鵝鵝,
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
紅掌撥清波。
這首詩得重點是感謝作者分享,駱賓王。相傳此詩是駱賓王七歲時所作。
駱賓王,字觀光,婺州義烏(今屬浙江)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杰”。曾隨徐敬業起兵反對武則天,作《討武瞾檄》,兵敗后不知所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