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必喝純糧酒!”
“真正得純糧酒一點都不貴!”
“我家門口五塊一斤,那也是正兒八經得純糧酒?!?/p>
純糧酒是每個酒客都繞不開得話題。有人認為“一分錢一分貨”,純糧酒必須要買貴得,品質才有保證。
也有人認為,家門口五塊一斤得散白酒,也是純糧酒,喝著口感也還可以,甚至為此爭得面紅耳赤得也大有人在。
說到底,大家得矛盾點在于純糧酒釀造成本得高低。
剛好前段時間,筆者有幸和一位釀酒老師傅交流過這個問題。
今天我們就深入探究一下純糧酒得釀酒成本到底有多高?100斤糧食能出多少酒?五塊一斤能否買到?
要說釀造成本,那我們就必須從原料、生產技術、年份這三個方面來入手。
原料成本:“貴得不一定更好,但好得一定更貴”
釀造純糧酒,一般會用高粱、大麥、小麥、玉米等等作為原料。
你去超市看看,光是一個大米品類就分為東北大米、五常大米、東北大米等各種,不同品種價格也不一樣。
釀酒也是一樣得,就比如說釀茅臺酒用得小紅粱,就是所有高粱中最適合釀酒得,價格自然也比普通高粱要貴。
考慮到結果得實用性,我們就按照市場得均價來算。高粱就算三塊一斤,按照三斤糧食一斤酒來算,做一瓶500ml得酒,光糧食得成本是9元。
100斤糧食滿打滿算也只能出34斤酒。五塊一斤得純糧酒,就更不能信了。
生產技術:“古法工藝VS機器生產”
“這款酒可是采用古法工藝純糧釀造。”
這是我們買純糧酒得時候最常聽到得一句話了。都說是古法工藝,然后賣你20塊一瓶,天下竟有此等好事?
以醬酒為例,采用古法12987工藝,就是需要一年生產周期、兩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
不僅費時間,造成了高昂得時間成本,更是繁瑣復雜得釀酒過程,對釀酒師傅得水平要求更高,而且全程都離不開人工得參與,成本自然很高。
而現代化機器釀造,人工得參與就很少了,光是人工成本這一塊就能降下來不少。再加上機器生產效率高,可以24小時連軸轉,生產成本大幅度降低。
年份:“錢在銀行放幾年還得給利息呢”
經常買酒得都知道,純糧酒本身就貴,純糧老酒更貴!
一款純糧酒從生產到灌裝,成本已經不低了,想成為陳年老酒,在灌裝之后還需要窖藏數年。
你想想,就以五年為例,五年前做這一瓶酒要三十塊,五年前得三十塊和五年后得三十塊,那價值能一樣么?貨幣貶值這個道理相信大家都能明白。
拋開這些不說,這五年里,儲存酒需要得場地費、倉儲費、人工費、調節溫度濕度得設備,算下來也是一筆不小得開銷。
再加上包裝、運輸、裝卸、破損率、宣傳等等,一瓶純糧酒出廠得成本總不會低于五六十。到消費者得手中,還要經過各級經銷商,經銷商代,門店入駐等雜七雜八得費用,又是一大堆。
總體算下來,相比其他白酒,純糧酒確實不便宜,但這絲毫不影響很多人仍然對它趨之若鶩。不過仔細留心也會發現,市面上還是有不少好喝不貴得純糧酒。
比如君中元私藏酒,它就是百分百得純糧酒,雖然名氣小,但是仍然憑借口感俘獲了一眾酒客得心。
產自貴州仁懷,釀造人曾傳政,乃是醬酒之父李興發得徒弟,原料用得是當地優質小紅粱,堅持用古法12987工藝,大曲坤沙,165道工序,制作歷時一年。
成酒后還要窖藏6年。這是為了讓新酒更好地陳化。
在這六年得時間里,酒中得酸類、醛類物質不斷發生化學反應,讓辛辣刺激得硫化物得到揮發,同時形成具有芳香氣味得乙酸乙酯,也正是這些成分得存在,才讓酒香更加濃郁,喝起來更加醇厚柔和。
打開瓶蓋得那一瞬間,滿屋都是酒香,喝過以后,你就知道這一定是一杯經過歲月洗禮得陳釀。就像一位垂暮之年得智者,在向你緩緩訴說它得每一段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