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
一首詞,一杯酒,了卻今生。
01
這是李煜,在汴京得第三個年頭。這些年,他見過梧桐下得寂靜,聽過雨打葉得凄涼。而那輪明月,不知道看了多少遍。
又是一個清冷得夜,李煜獨坐高樓之上。看著皎皎明月,聽著高墻外得喧囂。往年七夕,親人圍坐,大臣慶生,可現在都離他遠去。高墻外得熱鬧,與他無關;高墻內,只剩寂寥。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春花秋月,總是那么地易碎。
宋太祖開寶八年(975年),金陵城淪陷。而原本打算英勇赴死得李煜,卻選擇了屈辱活著,選擇脫下上衣,出城投降,史稱“肉袒出降”。
有人唾罵他,懦夫、貪生怕死之輩。
可細細讀著,他降后所寫得詩詞。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
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
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
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
垂淚對宮娥。
——《破陣子》
在江南,在金陵城里。這四十年里,那三千里地得山河,獨屬他一人,住鳳閣龍樓,看雕欄玉砌,賞美景佳人。
可誰曾想,一場戰仗,一朝天子,淪為臣虜。一句“最是倉皇辭廟日”,更是坐實了“懦夫”之名。
可這場仗,一打就是一年???,莫過于平民百姓。比起屈辱地活著,比起“肉袒出降”,死,對李煜來說,更是一種解脫。
但為了百姓,為了宗族,為了“兄弟四人三百口”,他選擇了“懦夫”。
從此,金陵成了李煜心中得疼,而汴京又承載了他多少愁與恨。
02
公元975年11月27日,金陵城城破;公元976年正月,李煜倉皇辭廟,入宋投降。
世間少了一位皇帝,多了一位失魂落魄得詞人。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相見歡》
梧桐深院,禁錮了他得腳步,囚住了他得軀殼。方寸之地,或許只剩下寂靜和愁緒。
他想登樓遠望,暫置離愁別恨??赏娙玢^得明月,勾起了〝春花秋月”得往事;再瞧,那寂寥得梧桐樹,只覺得愁上添愁。
感嘆道: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汴京三年,李煜只剩下愁。
多少淚,沾袖復橫頤。
心事莫將和淚滴,鳳笙休向月明吹,腸斷更無疑。
——憶江南·多少淚
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夜深人獨處,幽靜、明月是最可怕得,不知收割了多少失意人得傷心淚。
何以解憂?千年之前,就有了答案,唯那壺杜康酒。
李白能醉臥花間,酒解萬古愁;辛棄疾能“醉里挑燈看劍”,圓一個英雄夢;而他,怎么才能解“恰似一江春水”得愁。不是酒,是夢。
03
李煜現存得34首詞中,有15首詞中含“夢”字。
或許,短暫得夢里,他能夢回江南,“雕欄玉砌”應猶在,亭閣輕舞依舊。夢回上苑閑游,他還是“南唐后主”,那時車水馬龍,那時花月正好,春風依舊。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
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
花月正春風。
——望江南·多少恨
思念有時,可惜“路途歸夢難成”;憶江南,念金陵,才有“故國舊重歸”得期盼,也有〝夢里不知身是客”得迷茫。
他是否也曾夢到過:一人,一酒,一舟,一垂釣。
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
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漁父》
那時,李煜只想做個閑人。攜一舟春意,臥倒在葉舟里,輕酌小酒,時而垂釣,時而賞花,看暖風拂水,水乍波瀾,只做個垂釣得閑者。
可世間遺憾,逃不了一個“事與愿違”。
04
又是一年七夕,梧桐院內傳出一陣陣清樂,絲竹伴奏,舞女相隨。
此刻,酒欲迷人眼,你拋下所有得顧慮,千般愁絲,萬般離愁,寫下《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也成了絕命詞。
你借“虞美人”,抒發人生愁情。又偏偏寫下“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惹得宋太宗起了殺心。
一句“臥榻之下,又豈容他人酣睡。”,你成了臣虜;而一首《虞美人》,更是惹來殺身之禍。
終究,你未能躲過去。
你“生于深宮之中,長于婦人之手?!保ㄍ鯂S《人間詞話》)難成千古帝王;但經一難,卻成就了千古詞帝。
-感謝作者分享-
足矣,文字愛好者,涉足詩詞歌賦,喜歡八封文人得故事,以旁觀者角度,品人生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