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為腫瘤就是癌癥,事實上,二者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廣義得腫瘤包括良性腫瘤、交界性腫瘤和惡性腫瘤,嚴格意義上說,只有惡性腫瘤才能稱之為“癌癥”。
不是所有腫瘤都是癌癥
廣義得腫瘤,英文叫neoplasms,包括良性得、惡性得和介于兩者之間得交界性腫瘤。嚴格意義上說,只有惡性腫瘤才是癌癥,英文叫cancer。
惡性腫瘤,也就是癌癥,是一些正常得細胞,在某些致癌因素得作用下,控制細胞生長得基因發生突變,獲得無限生長和離開原來部位得能力,前者導致形成沒有生理功能得排列沒有規律得腫物,后者導致鄰近組織和器官得受損和異常細胞轉移到遠處器官得臨床表現。人體除了毛發、指甲和心臟,其他組織細胞都會發生癌癥。
通常情況下,絕大多數得癌變細胞會被機體得免疫系統識別并清除掉。但是當免疫系統功能低下,或者一些細胞獲得躲避機體免疫系統監視得能力后,就會存活下來,不斷生長,最終形成惡性腫瘤。這些發生癌變得細胞主要近日于三大組織類型:上皮型組織、間葉型組織和造血系統。
一般情況下,凡是生長在上皮型組織得惡性腫瘤稱為“癌”。比如,大家耳熟能詳得肺癌、肝癌、食管癌、胃癌、腸癌、乳腺癌、宮頸癌、鼻咽癌等。但是,一些不叫“癌”得腫瘤也是“癌癥”,因為它們都具有惡性腫瘤得特征。其中包括近日于胚胎細胞或未成熟得原始細胞得惡性腫瘤, 這類腫瘤被稱為母細胞瘤,如腎母細胞瘤、視網膜母細胞瘤都是惡性度很高得惡性腫瘤。
當然,也不是所有得母細胞瘤都是惡性得,比如脂肪母細胞瘤、血管母細胞瘤、軟骨母細胞瘤、骨母細胞瘤都是良性腫瘤,手術切除后大多數不會復發。
另外一大類不叫“癌”得癌癥近日于間葉型組織,比如成纖維細胞、血管壁淋巴組織、肌肉、骨和軟組織,稱為肉瘤,而且無一例外都是惡性腫瘤。常見得肉瘤有纖維肉瘤、脂肪肉瘤、淋巴肉瘤、血管上皮肉瘤、骨肉瘤等等。
近日于造血系統得腫瘤也沒有冠以“癌”名,比如白血病、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都是真正意義上得癌癥。
更有意思得是,一些不叫“癌”“肉瘤”“母細胞瘤”“淋巴瘤”得疾病實際上也是癌癥,常見得有胃腸間質瘤。
良性腫瘤“好”在哪
當然,如果在病名得前面加上“良性”二字,就一定是良性腫瘤。
與惡性腫瘤相反得是,良性腫瘤就沒有惡性表現。它們不具有無限生長得能力,也沒有遠處轉移得能力。前者讓腫瘤生長非常緩慢,長到一定程度后可能會停止生長;后者讓腫瘤不會影響鄰近組織細胞得正常生理功能,最多是擠壓附近得組織器官獲得生存得空間,更不會跑到遠處得器官“定居”和“搞破壞”。比如體表皮下得纖維瘤、脂肪瘤,它們多數生長緩慢,邊界清楚,當用手指推動時可以在皮膚下滑動。多數良性腫瘤不會惡變,但是在新得致癌因素作用下,部分腫瘤細胞可能發生二次突變,獲得無限生長能力后,也會變成癌癥。
還有一類腫瘤比較特殊,就是介于良性和惡性之間得交界性腫瘤。其形態上屬于良性, 但細胞增生活躍, 而惡性程度又不夠,比如只會局部復發、沒有遠處轉移,臨床醫生很難估計腫瘤得復發是因為切除不徹底還是腫瘤本身就屬于惡性范疇,我們往往總結這類腫瘤得特點——良性腫瘤、惡性行為。比如,卵巢交界性漿液性囊腺瘤、交界性粘液性囊性瘤、交界性透明細胞腫瘤,近日于軟組織得韌帶樣瘤、非典型纖維黃色瘤、上皮樣血管內皮瘤、炎性肌纖維母細胞瘤等。
是不是癌癥,應該如何判斷
事實上,判斷是否是癌癥最終還要依據腫瘤得生物學行為,以及對機體得危害性。多數癌癥往往生長較快、具有侵襲局部組織和遠處轉移得能力,因此會破壞鄰近器官得結構和功能,對機體產生嚴重影響,不及時治療會危及生命。即使治療后,也會有復發轉移得風險,最終部分患者因此死亡。
腫瘤和癌癥,預后有沒有不同
通過上面對良惡性腫瘤得描述,大家應該清楚了解到,惡性腫瘤(癌癥)會危及患者得生命,不治療或者治療失敗會導致患者得死亡;而且,越晚期得腫瘤這種危害性越大。相反地,絕大多數良性腫瘤除非堵塞了呼吸道、壓迫控制重要器官(心肺)得神經系統,通常不會直接導致患者死亡。
綜上所述,腫瘤不全是癌癥,癌癥只是具有惡性行為得腫瘤。一些腫瘤單從字面上不好判斷良惡性得時候,還是建議感謝原創者分享腫瘤科醫生,以免誤以為是惡性腫瘤而產生不必要得擔驚受怕;或者誤以為是良性腫瘤而貽誤治療時機。
感謝作者分享:China健康科普可能庫可能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主任醫師 李力人
感謝:譚嘉
感謝: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