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已打造100條森林旅游特色線路(央廣網發 廣東省林業局 供圖)
央廣網廣州12月17日消息(感謝 官文清)感謝16日從廣東省林業局獲悉,廣東林業產業蓬勃發展,當前已打造100條森林旅游特色線路、100個森林旅游新興品牌地和一批南粵森林人家,成為居民生態旅游得新“打卡點”。預計到2025年,廣東生態旅游年接待游客量有望達3.3億人次,助力林業總產值破1萬億元。
2022年“十一”黃金周,廣州市帽峰山省級森林公園里人頭涌動,古廟景區鮮花盛開,游人三五成群,或拍照打卡,或林蔭下休憩……
同樣得情況亦出現在粵東西北。2021年底,湛江正式打造“紅樹林之城”。今年國慶假期第二日,許多游客前往紅樹林打卡。數據顯示,除了本地人,湛江每年能吸引十幾萬外地學生前來打卡。
在韶關,林業人利用古樹得觀賞價值和文化價值,評選十大“樟樹王、榕樹王和銀杏王”,帶動周邊鄉村旅游得發展。冬日里,到廣東坪田,看金黃銀杏,品味南雄大山成越來越多居民心中得世外桃源。
廣東鄉村旅游蓬勃發展(央廣網感謝 官文清 攝)
隨著生態旅游人數增加,廣東林農得收入水漲船高。走下帽峰山,以其為核心,環帽峰山串聯起周邊五個村,正打造一條“白云深處·詩畫帽峰”新鄉村示范帶。其中,螢泉谷聯合村民活化利用帽峰山下得老屋,改造成民宿,村民100平方得宅基地原來租金為1000元,現在漲至6000元。生態旅游正帶動越來越多村民行動起來,推動鄉村振興。
無獨有偶,廣東多地也正打造“生態+”模式,加快“兩山”轉化步伐。如在茂名高州,一批以古樹為主題得生態旅游誕生。荔枝古樹群所在得根子鎮,年接待游客超200萬人次,村民獲得了可觀得旅游收益,保護古樹得意識也越來越強,僅投入根子貢園古樹保護得資金就達50多萬元。
廣東省林業局相關處室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廣東積極推動森林生態旅游發展,每年大約有1.5億人次享受到生態福利,森林旅游持續火熱。預計到2025年,廣東生態旅游年接待游客量達3.3億人次,助力2025年廣東省林業產業總產值達1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