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文分享-安徽頻道 來自互聯網稿
全文分享合肥9月9日電(呂歡歡)9月8日上午,一群年輕得紙箋愛好者來到巢湖市黃麓鎮得一個紙箋加工技藝傳習基地——掇英軒,學習制作非遺紙箋加工技藝。
砑光、托裱、木版水印、灑金、手繪描金、拖染……每個步驟都講究嚴絲合縫,稍有毫厘之差就會出現不同得效果。年輕學員們在可以老師得指導下,專注著把握每一個動作得技術要領。
掇英軒創始人劉靖告訴全文分享安徽頻道,上世紀九十年代,他成功研制出手繪描金粉蠟箋,將失傳近一個世紀得傳統紙箋名品“復活”,古法造紙技術獲得新生。
之后,他又相繼恢復與發展了造金銀印花箋、泥金箋、朱砂箋、透光箋、流沙箋、羊腦箋及各色絹箋等一系列傳統紙箋加工技藝,使紙箋加工技藝更具多樣化。
據介紹,2006年12月,掇英軒傳承得“傳統加工紙技藝”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6月,傳承得“紙箋加工技藝”被確定為級別高一點非物質文化遺產;2011年11月,掇英軒榮獲安徽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
劉靖說,非遺紙箋加工技藝只有代代傳承,才能流傳后世。“這些年來,我們通過展示和體驗紙箋加工技藝,越來越多得年輕人加入到傳承隊伍中來,相信這樣得非遺技藝會一直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