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圖:張丹峰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普遍實行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制度。實施垃圾分類處理和資源化利用,不僅可以改善城鄉環境、減少資源浪費,還可以成為拉動相關行業進步的經濟增長點,對于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具有重要意義。做好分類處理,既對技術條件有要求,也是對城市治理的考驗。本版即日起推出“傾聽?關注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系列,聚焦大件垃圾、家用電器等不同種類垃圾如何得以有效利用、變廢為寶,敬請關注。
——編 者
“喂,是處理廠嗎,我有一張舊床墊想運走。”“好的,您告訴我住址,我們過去回收。”在福建省廈門市湖里區,類似這樣要求處理“大件垃圾”的電話,平均每天有30多通。
曾幾何時,廢舊桌椅、沙發、雜物柜等富含木質的大件垃圾,要么被偷偷遺棄在街角、要么堆在家中占用空間。一直以來,居民們對于這些“大家伙”的處理甚感棘手。在政府部門推行垃圾分類工作的過程中,這也成為一個令人頭疼的“老大難”。
2018年9月,《廈門市大件垃圾管理辦法》正式實施,垃圾分類工作中的重要一環得到填補。一年多來,大件垃圾回收效果如何?上門收取如何解決垃圾處理“最后一公里”難題?記者在福建廈門展開調查。
老問題有了新解法
大件垃圾處理廠預約收集處理
“這是誰在小區里扔的舊床墊?還扔在樹叢里,綠化都被破壞了。”廈門市湖里區江頭街道東方巴黎小區業主微信群里,物業工作人員呂燕萍發了條信息,還附了一張照片:一塊舊床墊,被塞在樹叢里。
“誰都知道不該亂扔,可是扔哪里去?不值幾個錢,連拾荒的都不收。”坐在12樓的家中,小區業主王碧云一邊看著微信群,一邊說。
過了幾分鐘,見微信群里沒人回復,呂燕萍又發了條消息——“現在有大件垃圾處理廠了,只要打電話,就有人來幫忙收,免費的。”這一回,微信群熱鬧了,業主們紛紛回復。
2017年,廈門市開始全面推行垃圾分類工作,大部分的生活垃圾都有了明確的去處。但是,大件垃圾的處理讓人頗為頭疼。所謂大件垃圾,指的是重量超過5千克或體積超過0.2立方米或長度超1米的廢舊生活和辦公器具,如床墊、沙發、衣柜等。這些大件垃圾,廢品回收站看不上,請人上門搬走還得倒貼錢。
這就要求建立完善大件垃圾收運處理體系,全面實現城市垃圾分流,為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創造良好條件。據介紹,2018年9月,《廈門市大件垃圾管理辦法》實施后,湖里區建起了占地3000平方米的大件垃圾處理廠,有了專業處理場所,人們只要撥打指定電話預約,專門的垃圾轉運車就會從處理廠出發,上門服務。
據廈門市環境衛生中心副主任黃偉林介紹,目前,廈門已建成大件垃圾處理廠4座,總投資3000萬元。“大件垃圾處理廠分布在思明、湖里、海滄、集美等4個區,日處理量約300立方米。”黃偉林說,運行至今,全市陳年堆積的大件垃圾已全部處理完畢,基本解決了隨意丟棄大件垃圾造成環境污染的問題,未來同安區與翔安區都將建成大件垃圾處理廠,滿足廈門居民的需求。
幾十秒“吃”掉一件垃圾
通過拆解把可利用部分回收
大件垃圾回收后是如何處理的呢?
在湖里區大件垃圾處理廠內,最顯眼的是一臺大型破碎機。一名工人將設備啟動,旁邊的幾名工人將一張破舊沙發抬到輸送帶上。隨著機器運轉,沙發被輸送到高處的處理端口,大約15秒鐘,沙發便被破碎機破拆,化整為零。
“大件垃圾處理主要是通過拆解把可回收的部分進行回收,不可回收的部分則另外處理。以一張床墊為例,拆解后把里面的彈簧回收,其他部分可以焚燒發電。”廈門城容環衛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洪志強向記者介紹,首先,工人會對大件垃圾進行預處理,先把垃圾上的鐵件等部分去除,隨后,大件垃圾被分批送上傳送帶,進入大功率破碎機。在刀片攪動下,大件垃圾很快被切分成不到10厘米長的碎片。切分完成后,碎片還要被傳送到磁選機中,在磁力作用下,鐵釘、鐵絲、鐵皮等鐵件會被自動分揀出來,回收再利用。其余碎片則被送入垃圾車車斗,送到焚燒發電廠,作為燃料。
大件垃圾處理的機器也在不斷完善中。
“一張泛黃的舊床墊,在破碎的一刻,碎屑、線圈彈射而出。”回想起機器運行第一天、第一件大件垃圾粉碎的瞬間,洪志強記憶猶新,“幾分鐘后,一張沙發還沒及時被分解,后面的床墊就‘沖’了進來,直接把機器卡死。”洪志強只能趕緊關掉機器。
“后來,我們與生產企業溝通,提出了實踐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了有針對性的改進。大件垃圾破碎機安裝了急停裝置防止卡機,還裝上了降塵裝置減少污染。”洪志強說,“現在,我已經可以安心地站在不遠處,看著大件垃圾破碎機安全地運轉了。”
樹立循環利用意識
引入“物聯網+”打通垃圾處理最后一公里
“不用您打電話,只要送到小區里的指定點,我們幫業主統一聯系。”幾個月前,王碧云想把家中的舊家具換掉,本想給大件垃圾處理廠打電話,沒想到物業工作人員制止了她。
原來,回收處理之初,居民需要將大件垃圾自行搬運到車輛易停放點,等待轉運車的到來。車輛有時無法及時到達,一些市民就隨意丟棄。后來,湖里區要求環衛公司與各小區物業建立聯系,在大部分小區設置統一堆放點,供業主使用。只要垃圾堆滿一車的量,就由物業聯系,統一運走。
“目前,廈門大件垃圾回收工作已經升級至3.0版本。”黃偉林介紹,從大件垃圾統一收運處理,到針對金屬及木頭進行初步分揀,再到如今,在初步分揀過程中,積極開展廢舊家具回收再利用工作,由社區通知有需求的居民來廠對舊家具進行領用登記,或捐給有所需求的弱勢群體,大件垃圾處理流程越來越合理化。此外,環衛公司還以小區物業為重點,開展“大件垃圾回收”概念的宣傳,“扔錯垃圾”的情況現在越來越少了。
預約方法也更加便利了。洪志強告訴記者,通過引入“物聯網+”預約收運模式,居民只需在微信公眾號上填寫預約表、留下聯系方式,轉運車就能開展服務。從2017年8月至2019年5月,廈門市4個大件垃圾處理廠共收集32011單預約請求,破碎處理約10萬立方米的大件雜物,其中少量金屬、塑料實現回收,進入再生資源體系,其余均屬于可燃物,統一進入垃圾焚燒廠處理。
“大件垃圾,和城市其他生活垃圾相比,有它的特性,一是體積大,運輸不方便;二是往往有較高的利用價值,處理得好的話可以變廢為寶;三是它往往含有一些有害物質,不易降解,容易成為污染源。因此,對大件垃圾應進一步有針對性地、合理地、高效地處理。”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副教授楊盛昌表示,“從大件垃圾處理這件事可以看出一個城市的管理水平和民生意識。我們應當樹立大件垃圾也是可循環利用資源的意識,進一步提高大件垃圾回收再利用的處理效率。”
《 人民日報 》( 2020年01月14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