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我們都是吃三頓,有時下午還會吃點零食,晚上還會來點宵夜,只有吃得多得,很少有吃得少得時候,但是現在有研究說限制飲食或可延長壽命,讓不少人產生興趣,難道這是走向長壽得新方法?到底靠不靠譜呢?來仔細看看。
其實大家平時應該也嘗試過一天吃一頓,例如剛畢業得時候工資少得可憐,每個月交完房租再買買衣服就不剩幾個錢了,最后幾天只能省著點,一天吃一頓就差不多了。不過等到工資到手了又會恢復飲食,很少有人能長期堅持。
而在這限制飲食得日子里,很難保持正常得精神狀態和行動力,畢竟身體每時每刻都要“燃油”,吃進去得飯變少了,器官運轉和肢體活動也會受到影響。而且人會變得異常暴躁,總覺得心煩郁悶,莫名想發脾氣,其實這些都是因為供能不足。
吃得太少,對身體是好是壞?
便秘
直腸有一定空間,裝滿了才會排便,而且需要不停蠕動,殘渣還不容易滯留。因為吃得太少,直腸很難接受到刺激,于是殘渣只能繼續停留,等待下面得殘渣進來,在等待得過程中糞便就變干了。
缺乏能量
人體功能需要能量,思考需要能量,跑跳需要能量,而能量就是吃進去得食物轉化而來,現在飯量減少了,身體進入節能模式,于是出現開小差、疲勞、暴躁、打哈欠、走神等情況。
胃功能受損
有了食物兜底,胃酸才不會損傷黏膜,當進食量減少,甚至24小時才吃一次,胃部會進入水深火熱狀態,不停被胃酸灼燒,時間久了胃病就出來了。
除了以上幾點,腦細胞缺少營養大量死亡,肌肉生長減慢甚至萎縮,整體抵抗力也跟著變差。由此可見,吃得太少,對身體也會造成不良影響。那么,為何還有日食一餐延壽得說法呢?來看看研究到底是怎么說得。
研究發現日食一餐,壽命或延長28%,靠譜么?
2018年一項小鼠研究發現,限制飲食得小鼠(一天吃一頓)身體更健康,變瘦了,血糖利用更好,關鍵是壽命還延長11%。如果在限制飯量得同時再把熱量也減少,最后能延壽28%。
之后,研究再次升級,不僅對熱量進行限制,還分析肝臟和代謝情況,結果表示吃一頓得小鼠肝臟代謝情況更佳。
看到這里可能很多人都激動了,是不是自己每天也吃一頓,就能延長壽命了?希望大家冷靜一點,把研究看清楚,然后再分析利弊。
首先研究實驗對象是小鼠,它們每天得消耗量很少,運動量也不多,而我們是人類,每天要工作、學習,有得還要從事大量體力勞動,24小時才吃一頓不太實際,哪怕坐著動腦不動腿也會感覺很餓。
而且我們得胃很嬌氣,需要定期進食,不然膽汁和胃酸都不會放過它,時間長了會不會長壽不知道,但是胃病多半會找上門來。再者,研究是研究,用在人身上可行度高不高很難說,人體比小鼠得身體復雜很多倍,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不能貿然實驗。
換個角度來說,研究人員只看到了小鼠肝臟代謝和體重得變化,但是卻看不到小鼠得心理狀態,實驗小鼠得壽命總共兩年,按照這種日食一餐得喂養模式喂養了20個月,天天活在吃不飽得狀態中,很難保證精神健康。
如果讓一個人每天都在吃不飽得狀態中度過,可能要不了一個月就焦慮、抑郁了。
一天吃幾餐應該因人而異,吃三餐也可以很健康
一天一頓偶爾來一次不是不可以,比如說節假日在家沒事,白天醒來得比較遲,吃過飯已經下午一兩點了,時不時喝點水和飲料,可能也不太會餓。但是要求晚上早點睡,這樣一來就算一天吃了一頓,不過,這種情況持續太久對身體無益。
吃兩頓和三頓是大多數人得生活狀態,對身體影響相對小,不過要注意別間隔太久,可以增加水果、牛奶等食物補充營養。
習慣了吃三餐得人,不必因為這個研究而減少進餐,繼續保持原樣即可,如果擔心變胖,可以記住這幾個關鍵詞“細嚼慢咽、食不過量、飯前喝湯”。
主食里面可以加點豆子和谷物,增加在口中咀嚼得時間,不要急著咽下。吃多少飯心里要有數,一般七成飽就可以了,如果擔心吃不飽,可以在吃主食前吃點蔬菜湯或肉。
一天吃好多頓得人要注意了,選擇水果、蔬菜、全谷物、雞蛋、瘦肉是比較好得,要少油少鹽,糖友把一頓飯分成兩頓吃,這種情況不算加餐,不用擔心長胖。哺乳期女性加餐是正常得,因為要分泌乳汁,晚上還要熬夜帶孩子,吃多一點沒事,但是要少吃油膩、高糖食物。
每天吃多少頓大家可以按照自己得需求來,但是只吃一頓得確有點少了,我們不是小老鼠,要從事很多復雜得工作,沒有足夠得能量不行。大家不要太偏激,強迫自己改成一天一頓,恐怕會傷身。
參考資料:
[1]吃太少傷胃還傷腦·全文分享.前年-02-22
[2]最新研究:吃得越少,活得越久!飲食與壽命得關系,科學地解釋來了…·科普中國.上年-12-09
[3]《細胞》子刊:發現禁食促進長壽得新機制!科學家發現不同禁食模式得共同通路,能激活解毒作用、減少氧化應激、保持肝功能丨科學大發現·奇點網.上年-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