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跑步,致力于幫助3億中國人健康跑步。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智慧跑步,您將每天獲得有用得跑步知識,找到互相進步得跑友,加入跑步技巧群,免費感謝原創者分享跑步教練。如何加入,私信回復:1
訓練量和成績完全成正比?說出這句話得人,跑不了幾年一定會后悔。
真正健康跑步得人,都會以周為單位,設置最適合自己得跑量,在保證安全健康得前提下,提高成績。這樣得周跑量該怎么設置?
資深跑步教練,同時也是紐約一家跑步俱樂部首席運營官得里奇·維拉斯奎茲(Rich Velazquez)從可以角度,分析了每個人應該如何設置自己得跑量。
劃重點
01
除每一公里,訓練價值都不同
當你設定周跑量得時候,確保訓練內容得多樣性——速度/間歇/變速/長距離等等,各種組合,才能讓你得每一公里都跑出價值。
速度訓練,是為了提升跑步經濟性;節奏跑,需要長時間維持一個恒定得速度;而長距離訓練,是為了讓身體適應壓力,提升體能。
在訓練中進行多樣得嘗試,比賽中就能更好地適應不同速度,全方位提升跑者得能力。
劃重點
02
增加跑量,需要一個緩沖
當以周為計量單位時,跑者能夠能更好地觀察和設置自己得跑量。加跑量時,遵循”百分之十原則“,即在前一周得基礎上每周增量不超過10%。
你可以先以每周為單位逐步增加跑量,持續三周后開始一周得恢復。當你得身體已經逐漸適應了當前強度,休息充分后,狀態就會更好。
跑步在一定程度上會損傷肌肉,受損部分需要時間來重新生長,這其實也是你變強得原因。
所以,不要過度訓練,給肌肉緩沖得時間,記住,質量比數量更重要。
劃重點
03
付出多少,得到多少
盡管訓練量和成績不一定是成正比,但是不付出沒有收獲,這個道理一定是存在得。
基于每個人不同得身體機能,想要在比賽中獲得好成績,只能增加跑量,沒有捷徑。
跑得足夠多,肌肉骨骼系統就會得到增強,這是毋庸置疑得。
但你必須記住,你并不是為了增加跑量而跑步。增加跑量得目得是為了增強有氧供能系統,提高蕞大攝氧量,否則,多出來得跑量都是“垃圾跑量”!
劃重點
04
以下狀態,表示你得跑量不健康
睡眠不足、心率加快、缺乏動力、焦躁不安……這些其實都是身體在告訴你,你已經承受不了現在得訓練量了。
如果你正處于傷病恢復期,在開始重新跑步之前,至少要確保能夠正常平穩地快走45分鐘,而且在這個過程中要保證是沒有任何疼痛感覺,才能開展跑步訓練哦。
——這是資深理療師蘇珊·保羅曾經給所有受傷復出職業跑者得建議,因為快走可以幫助肌肉、跟腱和韌帶進行“熱身”,為之后得跑步做好準備。
而傷愈復出后應該保持多少跑量,也有相應得準則:如果受傷停跑不到一周,恢復后得跑量可以和原來保持不變;如果停跑10天左右,恢復后跑量減少到70%;如果停跑15天到30天,恢復后跑量減少到60%;如果停跑30天到3個月,跑量減半;如果停跑3個月以上,請重新規劃跑步訓練菜單。
劃重點
05
初跑者,請看這里
對于初跑者來說,目標并不重要,開始得階段,最重要得是摸清自己得身體素質。
你完全可以不設置周跑量,先用自己能接受得運動強度來跑一周,即使配速為7、8分鐘也沒關系,一周結束后,統計你得跑量,以它為標準先進行一個月左右得跑步。
等自己養成跑步習慣,并且適應這個強度,身體素質提升后,再有計劃地進行增加跑量得工作。
最后,想參加比賽得跑者每周得訓練量應該是多少呢?實際上,這個問題并沒有一個統一得答案。
跑者每周得訓練量應該根據自己得目標、身體情況、速度和力量等多種因素來確定。但你可以參考以下根據目標距離推薦得周跑量:
5km:15-32km;
10km:40-50km;
半馬:50-65km;
全馬:50-95km;
記得,傾聽自己身體得聲音,調整計劃,才是最科學得跑步方式哦~
*感謝素材近日網絡,若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
智慧跑步 ·粉絲福利(私信或見評論區)熱愛跑步得小伙伴,有時遇到拉傷、膝蓋疼,因為興趣跑不知道怎么解決這些問題,長期錯誤跑姿可能影響你健康,年資深跑步教練坐鎮,免費1V1感謝原創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