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太原1月11日電 題:火車票里的春運:變的是票證,不變的是團圓
作者吳瓊
“習慣了拿票進站,第一次使用身份證刷臉進站還有些不太習慣?!?月11日,70歲的張愛香在家人的陪同下,走進山西太原南站檢票口,把身份證放在閘機上,抬頭看看攝像頭,幾秒后就順利進站。
隨著電子客票的推行,目前,電子客票應用已基本覆蓋全國高鐵線路和城際鐵路,全國鐵路已有1020個車站開通了電子客票業務。
從最早的硬紙板票到粉紅色軟紙票、磁介質藍票和如今的電子客票,一張張小小的車票,不僅承載著游子歸鄉的思念之情,也見證著中國鐵路科技的進步。
今年48歲的太原南站售票車間副主任李靜,在鐵路系統工作已有20余年?!拔议_始售票時,當時售賣的是粉紅色軟紙票,俗稱紅票,與硬紙板票相比,較大的不同就是旅客可以在各個窗口買票”。
由于父母都曾在鐵路系統上班,兒時的李靜,曾進入票廳,對售賣硬紙板票有所了解。李靜回憶道,當時硬紙板票都是提前印好,擺放在票箱的小格子里,每個窗口都會有對應的起始方向,旅客必需按照窗口排隊買票,如果排錯隊,只能換窗口重新排,買票受限制較大。
“網上售票出現前,不少人徹夜排隊,只為買一張回家票?!崩铎o告訴記者,當時沒有互聯網,旅客只能在窗口買票,且車票起售時間和預售期未完全固定。有一次發售春運期間的票,售票時間定為6時左右,從前一天15時起,有人搬個小馬扎,坐在售票口前開始排隊。
春運期間,在太原南站,民警書寫春聯、福字,并將寫好的春聯與福字送給旅客,為旅客們送去新年祝福。 吳瓊 攝公開數據顯示,2009年初,中國高鐵、動車車票率先實施了實名制,鐵路第一代自助售票機應運而生;2010年,鐵路12306互聯網售票系統開始研發;2011年6月12日,鐵路12306網站正式啟用,標志著中國鐵路進入電子商務時代。
隨著12306網站購票的普及,徹夜排隊買票的現象不復存在,售票口逐漸冷清。李靜介紹,網上購票實現后,售票口旅客很少,只有一些老年人會來買票,反觀自助取票機,不斷增加,從70臺逐漸增加到100多臺,方便旅客取票。
買票難的問題逐漸解決,每逢節假日,取票難仍困擾旅客。電子客票的出現,有效解決排隊取票、掛失補票等問題,旅客通過互聯網訂購車票后,可直接刷有效身份證件進站,提高通行效率?!皩嵭须娮涌推?,不僅報銷更方便,還節省時間,以前春節前回家,我一般提前兩小時到站,現在提前一小時到,時間完全夠用。”旅客劉帥紅說。
如今,紙質車票雖然逐漸退出歷史舞臺,但是游子歸鄉的心仍未改變。在外地居住多年的張愛香說:“每年春節,希望能早日回家團圓,吃一頓熱乎的家鄉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