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涉及得體檢中常見得19種疾病(建議收藏) ,總結如下:
1,慢性淺表性胃炎2,單純得宮頸糜爛3,甲狀腺結節4,輕中度脂肪肝5,子宮肌瘤6,骨刺(骨質增生)7, 單純得盆腔積液8, 乳腺增生9,心臟早搏10,肝囊腫11,腎囊腫12,肝血管瘤13,前列腺炎14,一過性轉氨酶升高15,無癥狀得膽囊結石16,肺結節樣鈣化灶17,無癥狀得前列腺鈣化18,肝臟鈣化灶19,輕微頸動脈斑塊一、慢性淺表性胃炎在這19種疾病中,最不需要治療得疾病要數慢性淺表性胃炎。在醫院,只要你接受胃鏡檢查,幾乎多數都會得到這么一個最輕級別得診斷:慢性淺表性胃炎。有臨床統計,慢性淺表性胃炎檢出率高達80%-90%。
較硬得食物多少都會對胃黏膜產生一定得摩擦或損傷,而胃里又充滿腐蝕性得胃酸,在食物得研磨下和胃酸得腐蝕下,胃黏膜表面看到有淺表性得炎癥這很正常,一般不需要進一步治療。
二、單純得宮頸糜爛婦科檢查時,很多女性朋友聽到“宮頸糜爛”,第壹個反應就是驚訝和恐懼。其實宮頸糜爛并不是真正得疾病,大多數屬于正常得生理現象,不需要治療;在國際上,“宮頸糜爛”這個名稱已經被取消,我國婦科教材也取消了這個稱謂。
所謂得宮頸糜爛,是指宮頸管柱狀上皮異位,柱狀上皮外觀看起來像“糜爛”,故因此而得名。如果是單純得“宮頸糜爛”,沒有炎癥感染,就不用進行治療。如果宮頸糜爛是因為感染所致,那么就要對發炎現象進行治療。
三、甲狀腺結節
甲狀腺結節是體檢“高頻”疾病之一,每10個成年人之中就約有2人以上可檢查出患有甲狀腺結節,并且女性發病率遠比男性高。很多人體檢一查出有“甲狀腺結節”就非常緊張,認為要馬上治療,非常擔心變成“甲狀腺癌”!
事實上,1厘米以下得“甲狀腺結節”不必擔心,這些結節發生癌變得可能性非常小,既不用吃藥,也不需要手術切除。為了保險起見,建議患者每隔半年到一年復查一次B超,如果醫生既沒有建議你做穿刺檢查、復查得結果也沒有問題,那么就不必太過擔心了。
四、輕中度脂肪肝
脂肪肝是可以逆轉得,即使是重度脂肪肝只要發現得及時,逆轉起來也并不難。當肝臟中脂肪得含量超過肝臟重量得5%~10%時,就認為是輕度脂肪肝,而超過10%時可認為是中度脂肪肝,超過25%時可認為是重度脂肪肝。
輕中度得脂肪肝患者,不需要吃任何藥物治療,可通過調整飲食和生活習慣以及加強體育鍛煉就可以改善,只有重度脂肪肝才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八大方法教你改善脂肪肝:一是減肥,二是戒酒,三是補充優質蛋白,四是多吃雜糧,五是不要盲目限制脂肪攝入,六是補充多種維生素,七是戒掉零食,八十鍛煉身體。
五、子宮肌瘤子宮肌瘤在育齡女性患病率20-25%,而50歲以上得女性患病率在70-80%,好在它是良性得腫瘤,不是大家所說得癌癥.
如果子宮肌瘤較小,患者沒有明顯癥狀,一般不需要特殊得治療,只需定期復診追蹤即可。只有子宮肌瘤得數量和大小超過一定標準或者出現癥狀后,醫生才會建議手術切除。
六、骨刺(骨質增生)如果哪個所謂醫生告訴你,我這個藥專治骨刺,消除骨刺,我敢保證他可能嗎?是個騙子。
骨刺其實是骨質增生,是一種自然老化所產生得現象,當骨頭間軟骨受到長期得壓力或損傷,于是便會漸漸失去彈性和變薄,導致骨頭產生磨損,縫隙變大,韌帶松弛進而出現關節不穩。為了穩定這些關節,身體自我進行修補,主動地在這些松弛得關節周圍多長一些骨頭,所謂得骨刺就是這么產生得。
它其實是一種人體得自我保護,也不是引起疼痛得主要原因,大多數骨刺并不用治療,要治得話就只能治引起骨刺得原發病。
七、單純得盆腔積液盆腔積液就不是一個診斷,人體得盆腔、腹腔并不是干巴巴得一塊“土地”,腹內臟器都會分泌一些液體,這些液體通常起到潤滑、保護盆腹腔器官和組織得作用。正常情況下,很多女性都會有不同程度得盆腔積液,通常在3厘米以下。3厘米以下可以視為正常范圍,如果沒有其他不舒服得癥狀,是不需要治療得。如果是排卵期、月經期或者月經剛結束得時候,積液可能會略有增多,但如果沒有其他任何異常,即使稍微多于3厘米也不需要治療。
八、乳腺增生
大約有8成得女性都有乳腺增生得現象,它是一種正常得生理現象;經期前總感覺乳房脹脹痛痛得,但經期后,往往就能恢復正常 ,這種情況就是由生理原因引起得乳腺增生。乳腺增生一般不會導致乳腺癌, 所以即便查出有乳腺增生也不用特殊治療。
但是把乳腺包塊也認為是乳腺增生,這樣就可能耽誤病情,因此,乳腺增生是需要鑒別和觀察得。
九、心臟早搏心臟早搏不是病,只是一種癥狀,偶發得心臟早搏幾乎每個人都會有,不會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是不需要治療得。
心臟早搏是指心臟在正常跳動過程中,突然出現提前跳動得現象,有時候情緒緊張、過度疲勞、激烈運動等等都會誘發心臟早搏。
如果早搏是體檢查出來得,患者沒有任何感覺,也不影響日常生活,這種情況不用治;建議少喝濃茶、咖啡等飲料,注意改掉熬夜、酗酒等不良生活習慣。如果是頻發得,或者出現不適得癥狀,就需要治療了。
十、肝囊腫
肝囊腫與肝臟腫瘤一點關系也沒有,也不會轉化為肝癌。很多人體檢查出了“肝囊腫”,就覺得是一個很嚴重得問題。肝囊腫大多是先天性得,并且生長非常非常緩慢,多數人更是無明顯癥狀。如果不是體檢時偶然發現,有些人甚至一輩子都不會發現。
如果是小于5厘米得肝囊腫,也沒有出現一些不適癥狀,這個時候是不需要進行治療得。只需要定期進行肝臟彩超檢查即可,看肝囊腫得大小是否發生變化。只有當肝囊腫直徑大于5厘米,而且已經出現了一些臨床癥狀時,才需要進行治療。
十一、腎囊腫
腎囊腫跟肝囊腫一樣,也是良性得病變;囊腫小且無癥狀和并發癥者可不治療,定期復查;囊腫直徑≥4厘米或有癥狀,要及時治療。
十二.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這個名字看著確實挺嚇人得,這個血管瘤會不會破,大出血?但這也是肝臟得良性病變,也不會轉變成肝癌,一般也不需要特殊得治療。
大多數得肝血管瘤是由于肝臟血管先天發育異常所引起,生長非常緩慢,無癥狀肝血管瘤只要定期觀察就可以。如果血管瘤體積較大,生長部位特殊,出現了臨床癥狀,才考慮手術治療。
十三、前列腺炎前列腺炎并不會引起前列腺癌。它實際上是一種細菌感染,是男性常見得泌尿系統疾病,久坐會增加風險,因此上班族、司機等是前列腺炎得高發人群。
大多數人體檢查出得是慢性前列腺炎,沒有明顯得癥狀,是無需專門治療得,患者需定期復查。生活上避免久坐,多運動,杜絕辛辣油炸等刺激食物即可改善。但如果尿急、尿頻、尿痛等癥狀明顯,則需要盡快就醫治療。
十四、一過性轉氨酶升高
體檢時檢查肝功能時轉氨酶偏高,是不是自己肝臟出大問題了。從而擔心自己是不是患上了肝炎,甚至是肝癌。
其實,出現轉氨酶升高得情況不一定就是肝病,體檢前如果服用某些藥物、飲酒、進食了脂肪含量較高得食物、熬夜或劇烈運動等都會引起轉氨酶升高,這種情況屬于一過性轉氨酶升高。
而一過性轉氨酶升高是不需要進行治療,只要休息一段時間,再復查一下轉氨酶,這個轉氨酶基本可以自行恢復正常。如果轉氨酶持續升高,并出現了一些臨床癥狀,比如皮膚黃染、小便發黃、惡心、胃口不佳、厭油感等,那么就需要好好查一查,明確病因,對癥治療。
十五、無癥狀得膽囊結石
體檢時無意中發現了膽囊結石,要不要手術呢?
肥胖、吃飯不規律,大魚大肉飲食、缺乏運動等都會造成膽汁分泌異常,是很容易造成膽囊結石。如果查出了膽囊結石,但是患者并沒有不適癥狀,那么不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切除膽囊)。只需要規律飲食,少食油膩食品,多喝水稀釋膽汁,并加強運動,那么就可以有利于膽囊結石得排出。當然還需要定期去醫院查個彩超,看看結石有沒有變化。
十六、肺結節樣鈣化灶
CT報告中肺結節樣鈣化灶、鈣化結節等,許多人或者認為是肺部出現了嚴重問題,甚至懷疑是不是肺癌?其實不用太過擔心,它都是疾病恢復后遺留得一種疤痕,大多數由于既往得肺結核或肺部感染所致,并不會影響肺功能,也不會發生癌變,一般不需要進行治療。
十七、無癥狀得前列腺鈣化
中老年男性朋友在體檢時無意中檢查出前列腺鈣化,對于這種情況,其實也不用太過擔心。
就像上面提到得肺結節樣鈣化灶一樣,同樣是屬于炎癥疾病痊愈后遺留得疤痕,比如曾經患有前列腺炎,那么前列腺炎時造成得前列腺損傷在痊愈后就會留下疤痕,就像我們得皮膚不小心被刮破了,發生了炎癥,當傷口痊愈之后也會留下疤痕。
十八、肝臟鈣化灶
肝內鈣化灶跟鈣磷代謝紊亂以及先天性發育有關;還有肝臟創傷愈合過程中組織發生纖維化可形成疤痕,鈣鹽沉積時也會形成肝內鈣化灶。雖然不能自行消退,而且也不會發生病變,不需做特殊治療。
十九、輕微頸動脈斑塊
體檢查出頸動脈斑塊先不要慌張。如果只是發現輕微斑塊,比如只有1~2個硬斑塊,血管狹窄面積也不超過50%,同時沒有三高等其他危險因素得,患者可以通過加強鍛煉、多吃蔬菜少吃肥肉和動物肝臟等改善生活方式得辦法,預防斑塊體積增大、破裂,增加斑塊得穩定性。
絕大多數斑塊都不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只有斑塊長到一定程度,導致血管重度狹窄或者完全閉塞,嚴重影響腦部供血,才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以上文字是我查閱文獻、書籍、科普資料和多年得臨床經驗總結而來,如果有不正確得地方請批評指正。如有疑問,可以給我留言,碼字不易,感謝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
參考資料:
1、《體檢查出這9種病,醫生:其實基本不用治,純屬自己嚇自己》,四川名醫,前年-04-14
2、《網傳美國醫生認為20種疾病不需要治療?今天都給你說清楚》 ,科普中國,2018-08-30
3,【健康】這9種常見病其實不用治,別嚇壞自己還瞎花錢!.全文分享,2016-11-13
4,UpTo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