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章 在施工全過程中落實工程質量責任制
1.1《承諾書》、《責任登記表》公示牌
現場顯著部位必須懸掛《工程質量責任承諾書》和《工程質量責任登記表》公示牌。公示牌不小于1.0m×1.2m。責任人簽名必須是手寫體。
本篇選自《施工標準》專欄,第10節“技術質量標準化手冊”。一圖一文,詳盡解析技術質量標準做法,詳情感謝閱讀下方專欄卡片↓↓
1.2 現場材料堆放和標牌
各種材料、構件、成品、半成品應按品種、分規格分類堆放,并設置明顯標識牌。
(1)、標識牌大小:0.8m×0.6m
(2)、鋼筋標識牌按下列內容制作:材料名稱、型號、規格、數量、爐號、生產廠家、進貨日期、檢驗日期、試驗編號、檢驗狀態、驗收人。其他材料標識牌參照設計。
(3)、鋼筋半成品標示牌按下列內容制作:樓層、使用部位、名稱、規格、數量、圖形尺寸、操作人、檢驗狀態、檢驗日期、驗收人。
1.3 胸牌制度
進入現場得施工人員,必須佩帶胸牌,標明單位、姓名、職務等個人信息。 胸牌尺寸是100mm×65mm
施工現場必須配備必要得標準、規范和檢測設備。
1.4各工序施工部位掛牌
作業班組在施工部位掛“施工部位牌”,牌中注明施工部位、班組名稱、工序名稱、施工要求、檢查標準、檢查人、操作負責人姓名等,以加強操作人員得責任心,督促責任人嚴把施工質量關。并設工序質量驗收牌。
1.5 結構檢查標識
(1)、每施工完一段,應進行實測實量,并將結果如實地填寫在質量標識簽內,標識簽粘貼在受檢部位,公示檢查結果。
(2)、設置形式:蓋章、張貼紙面記錄均可。
(3)、檢查部位:砌體結構得全部承重墻、柱;框架結構得框架柱、剪力墻和主要得填充墻。
(4)、標注內容:墻、柱垂直度、平整度、軸線位移、截面尺寸、外墻上下窗偏移等。
1.7重要工序影像資料可追溯制度
施工過程必須留存影像資料。
(1)、影像資料應能全面反映單位工程中主要檢驗批、分項、分部工程得質量驗收與控制情況,記錄施工全過程得質量狀況。根據工程得類型、規模和特點,應明確規定影像資料所應反映得具體工序和影像資料得數量要求。
(2)、影像資料應以單位工程作為歸檔單元,按分部、分項工程分類整理。
(3)、影像資料應有相應文字說明,具體包括編號、題名、內容簡要描述、拍攝時間、地點和拍攝者等內容。
(4)、施工完成后應制作支持文檔、幻燈片或光碟等,影像資料應作為工程竣工資料存檔。
1.8資料同步
施工過程中資料和工程進度必須同步,簽字不得早簽、遲簽、代簽,其中需項目經理、總監、設計負責人簽字得,除本人簽名外,還要加蓋個人執業章。
第二章 在施工全過程中實施工程樣板示范
2.1講評臺及技術交底
技術交底要求圖文并茂,落到實處。
(1)、如果現場場地條件允許,應在樣板集中展示部位設置班前講評臺。通過講評臺,向工人灌輸施工工藝好得做法和質量通病防治意識及措施,現場依據樣板進行技術交底。
(2)、技術交底掛牌或《作業指導書》掛牌:在工序施工開始前,針對施工中得重點和難點,現場掛牌,簡圖、支持、文字相結合,注明作業條件及質量要求、施工準備、操作流程、操作工藝及要點、檢查得手段方法及標準、成品保護要點、責任人和執行人。
2.2 樣品庫
各種進場材料報驗必須與封樣樣品進行核對、確認工作。
(1)、一經選定某種樣品,立即封樣,并以此作為今后進貨檢驗得依據。
(2)、保障性住房、商品住宅小區、單體建筑面積在10000㎡以上得項目必須按施工單位建立樣品庫。
(3)、下列常用材料必須進樣品庫:鋼筋、墻體砌筑材料、室內外裝飾材料、保溫材料、 防水材料、陽臺和樓梯欄桿、 鋁合金門窗型材、電線電纜、配電箱、水暖管材管件、散熱器等。
(4)、大型材料:對于數量較少、價值較大得設備材料,按照標準要求進場驗收。如高低壓柜、變壓器、發電機、水泵、電梯等。
(5)、設置標識牌:在每件樣品對應部位粘貼標識牌。標識內容:材料名稱、規格、產地、供貨單 位、使用部位、使用數量 、確認意見等。
2.3實物樣板
實物樣板是指在施工現場、工程之外專門施工得樣板。
(1)、保障性住房項目、商品住宅小區、單體建筑面積在10000㎡以上得項目按施工單位必須設置。經過驗收得實物樣板作為施工得質量標準。
(2)、可設置一拐角兩面墻體,長×高3m×2.8m。一面墻設置1個1.2m×1.2m窗洞口。
(3)、樣板墻內容
結構:展示構造柱成型、填充墻組砌、窗臺、窗過梁洞口等施工內容;
裝修:展示外墻保溫、窗安裝及防滲漏做法等。
(4)、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可設置樓梯、剪力墻、梁板柱鋼筋綁扎等實物樣板。
支持樣板:精品結構工程和裝飾、安裝工程細部做法。根據工程實際選用,并和作業指導書相結合,選用后應實施。
(1)、經過驗收得支持展板作為施工得質量標準。
(2)、在場區適當位置設置支持展板,推薦展板尺寸為寬X高1m×1.2m。
(3)、支持展示內容:
結構:鋼筋機械連接、鋼筋保護層控制、剪力墻梯子筋、柱定位鋼筋、鋼筋防混凝土污染保護、混凝土樓梯踏步和混凝土墻柱陽角保護、樓板厚度控制、構造柱馬牙槎、填充墻與梁連接;模板支設,樓梯板抽芯模板、木模板拼縫粘設海綿條,剪力墻模板支設、陰(陽)角模應用、梁柱接頭模板處理、衛生間下凹采用角鋼、后澆帶模版、快易收口網得應用、吸塵器應用、混凝土坍落度測量、衛生間上翻梁、混凝土過梁及窗臺、對拉螺栓端部混凝土修補、柱、剪力墻根部松散混凝土清理、混凝土表面處理、混凝土養護、同條件試塊放置、主體質量驗收標示等。
裝修、安裝展示:配電箱內排線、管道標示、止水節、線管槽及線盒、避雷帶、箱細部處理、屋面管道天橋處理、內外墻抹灰、保溫及配件設置、樓梯踏步及滴水、屋面防水及細部(排氣孔、出氣管、管道支架底座、變形縫、散水、屋面卷材收口壓條、涂料分色收頭、配電箱(盒)邊口處理水簸箕、衛生間地磚、墻磚鋪設、地漏、衛生間陰角線條、沉降觀測點、窗框與墻體發泡劑填塞、窗框打膠、外窗臺處理、分戶驗收標示等。
2.5工程樣板
工程樣板,是指在工程內作出得樣板,就是通常所說得樣板間、樣板墻。
(1)、設置位置:在建筑物內,選取標準戶型做裝修樣板,至少做到一面墻體、一個天棚。經過驗收得工程樣板作為施工得質量標準。
(2)、設置要求:逐層解剖,層層外露。
(3)、標識要求:在對應部位粘貼標識牌,標識工藝做法。
(4)、內墻抹灰展示內容:基層噴漿、墻面沖筋貼餅、防裂網設置、基層抹灰、墻體大面全部敷設防裂網、面層抹灰及膩子等。
(5)、天棚刮膩子展示內容:刮漿、各層膩子、面層粉刷等。
(6)、廚衛間鑲貼展示內容:電腦排磚圖,基層抹灰、瓷磚 (石材)鑲貼、嵌縫處理等。
(7)、水暖管溝展示:必須覆蓋,表面做出警示。刷顏色標識走向,噴字注明“埋設管道”展示:管道安裝、卡具設置、保溫地面、面層警示色刷圖、噴字標識。
(8)、標識水電設備位置、功能、走向展示:對初裝修工程,選取一標準層,墻體上開關、插座、箱盤等設備,噴涂顏色標識位置,貼字標識功能、彈線標識走向。
第三章 在施工全過程中應用精品工程細部做法和先進施工工藝(部分典型做法示例)
3.1剪力墻梯子筋
(1)、在剪力墻鋼筋中加設“梯子筋”,控制剪力墻鋼筋得排距、間距、保護層厚度,保證鋼筋得正確位置。
(2)、“梯子筋”得通長筋直徑不小12mm,分隔筋直徑不小于10mm,分隔筋同時起支承作用,用以控制截面尺寸及保護層厚度;
(3)、豎向“梯子筋”宜按1.5m間距設置一道;
(4)、水平“梯子筋”得設置:
采取墻(柱)、梁板整體澆筑方法時,每個層高加設二道水平設置得“梯子筋”。上一道設置在距現澆板底約100mm處,下一道設置在墻高中間位置;
采取墻(柱)、梁板分兩次澆筑方法時,每個層高加設三道水平設置得“梯子筋”。第壹道設置在墻高中間位置,第二道設置在剪力墻施工縫下約100mm處,第三道設置在剪力墻模板頂面200 mm處。第三道為定位“梯子筋”,現澆板混凝土澆筑后撤掉,上層繼續使用。
(5)、梯子筋端頭要做好防銹處理措施。
3.2剪力墻模板固定
外墻模板按層高下掛50mm制作,外模背枋再向下加長100mm。墻體澆筑時,在模板上口預埋緊固螺桿。上層模板安裝時,先在樓層接縫處貼2cm寬壓縮海綿條,墻面清理潔凈后外模就位,此時緊固圍楞,即可將模板下口鎖緊,從而消除樓層錯臺。
3.3 梯板抽芯模板
相接兩塊梯板底面板在施工縫位置預留一條縫寬為80~100mm得空隙,空隙內插有可抽拉板條,確保施工縫二次澆搗時此處得垃圾可全部沖洗干凈,空隙內插有可抽拉板條后再澆施工縫處得混凝土,可保證拆模后施工縫處無夾渣現象。
3.4 止水節應用
止水節在便器和帶彎頭短立管應使用,在排水管施工中推薦使用。
(1)、根據軸線,在衛生間模板上彈出地漏、大便器等定位十字線。
(2)、用2寸釘將“止水節”按十字線在四角固定。
(3)、固定“止水節”后,用木屑或黃砂墊滿“止水節”管身,避免澆搗時混凝土漿流入管身。
(4)、澆搗混凝土時應注意觀察“止水節”有無位移變形或堵塞情況,發現問題應立即停止澆搗進行整改。
3.5 填充墻砌筑
填充墻在梁板底斜砌時兩側、中間必須用預制三角形塊砌筑。填充墻與砼構件接縫處、墻面剔槽部位、臨時施工洞口兩側等易開裂部位加設加強網片。
填充墻與砼構件接縫處、墻面剔槽部位、臨時施工洞口二側等易開裂部位,應加設鋼絲網片抵抗墻體裂縫。鋼絲網片與基體搭接寬度≥100mm,門窗洞口等應力集中區也應在角部設鋼絲網片。鋼絲網片得網孔尺寸不應大于20mmх20mm,鋼絲直徑不應小于1.2mm,且宜采用熱鍍鋅。鋼絲網應用鋼釘或射釘每200mm~300mm加鐵片固定,掛網應做到平整、牢固。
采用新型墻材,底層抹灰完成后,在抹面層灰前整個墻面應滿鋪耐堿玻璃纖維網格布,方可進行面層抹灰,面層抹灰厚度宜控制在7~9mm之間,抹灰時須壓實抹光。抹灰砂漿宜摻加聚丙烯抗裂纖維、碳纖維或耐堿玻璃纖維等防裂材料。
3.6 剪力墻對拉螺栓封堵
地下室外墻拆除后,將外墻止水螺栓圓臺模具剔出,用氣焊將止水螺栓割除,外用1:1防水砂漿抹平。待砂漿干燥后,用聚氨酯涂膜防水刷在對拉螺栓孔處,為方便驗收防止漏刷分3種不同顏色聚氨酯涂刷,第壹遍為白色,第二遍采用紅色涂刷,第三遍采用黑色涂刷,形狀為直徑150mm得圓形。地下室外墻外側做防水得,可不再做三遍防水封堵。
地上樓層對拉螺栓孔封堵將螺栓套管用電錘鉆出,清理干凈后采用無機發泡灌實,其它做法同地下室對拉螺栓孔封堵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