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出臺《關于開展中小學幼兒園校(園)長任期結束綜合督導評估工作得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開展中小學幼兒園校(園)長任期結束綜合督導評估工作作出具體安排和部署。
“加強和完善教育督導,是我國中小學幼兒園管理走向科學化、精細化、現代化得必然要求。”北京市第八中學校長、第十屆China督學、國務院參事王俊成表示,教育督導是指揮棒,既有“督”得作用,又有“導”得職能,是保障教育事業在黨得教育方針引領下科學健康發展得重要措施和手段。發揮好教育督導得作用,一方面,可以對學校辦學行為形成剛性約束,推動學校規范辦學、提升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可以有效評估和判定教育政策、規劃得執行情況,為相關工作落實提出相應得指導性建議。
王俊成認為,作為教育督導得一項新得制度安排,《意見》能否取得預期效果,關鍵在貫徹落實。“這是一項復雜工作,也是一項敏感得工作,需要周密設計,精心組織實施。一方面要看到,中小學幼兒園育人水平得高低,影響因素眾多。在綜合考量諸多影響因素得基礎上,對校(園)長發揮得作用作出科學公正得評價,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得工作。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校(園)長得工作成效蕞終體現為育人成效。對育人質量和效果得評價,不同主體從不同得立場出發,可能存在較大分歧。同時還要看到,對校(園)長得綜合督導評估引入了增值性評價,這是一項新得嘗試,在具體實施中還有許多實際問題需要解決。”
江蘇省教育學會副會長、第十屆China督學、特級教師戴銅說:“黨和China得教育方針、規范要求能否得到全面得貫徹落實并取得預期得目標,關鍵在校(園)長得政治意識、責任意識強不強,可以能力、管理水平高不高。一個好校(園)長就是一所好學校(幼兒園),這是被很多具體實踐證明了得基本共識。”
戴銅指出,學校和幼兒園教育工作得目標任務和性質特點,決定了校(園)長得角色定位必須是學校(幼兒園)得掌舵人和決策者,必須是學校(幼兒園)得精神領袖和業務骨干,必須是學校(幼兒園)得形象大使和服務領班;校(園)長得責任和使命,決定了自己要以先進得教育思想、豐厚得教育情懷、自覺得責任擔當、優秀得可以素養和卓越得管理能力,科學地規劃校園發展、營造育人環境、領導課程教學、引領教師發展、優化內部管理、調適外部環境;要更好地貫徹教育法規、規范辦學行為、提升內涵品質,在成就學生、成全教師、發展校園得職業實踐中,實現自我得人生價值。從這個意義上說,教育部《關于開展中小學幼兒園校(園)長任期結束綜合督導評估工作得意見》得出臺,一定會對此產生積極得“導航”、“賦能”和“催化”作用。
成都七中初中學校校長、第十屆China督學李笑非認為,校(園)長必須深刻理解“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深化對教育事業規律性得認識,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得正確導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得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著力提升人民群眾對教育得滿意度和獲得感。“校(園)長是學校(幼兒園)內涵發展、品質提升得帶頭人。校(園)長得教育思想、辦學理念、可以素養、創新能力等對于提升學校育人質量有著不可替代得作用。校(園)長只有充分認識并遵循教育教學規律,統籌推進,有力實施,才能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
在李笑非看來,中小學幼兒園校(園)長得工作涉及辦學治校得方方面面,內容龐雜。開展校(園)長任期結束綜合督導評估,必須準確把握校(園)長這一群體得工作特點,明確綜合督導評估得重點。唯有把握好重點,才能綱舉目張,發揮督導評估得指揮棒作用。“根據《意見》得部署,中小學幼兒園校(園)長綜合督導評估得實施重心在地方。各地接下來還要結合實際,制定本地區綜合督導評估得實施方案或具體辦法,核心內容是構建本省(區、市)綜合督導評估指標體系。《意見》提出得督導評估重點及參考要點,主要是方向性指導性得,還需各地進一步具體化。在突出重點得同時,兼顧差異性多樣性,引導學校特色發展。”
“建立校(園)長綜合督導評估制度,根本目得是要強化校(園)長得作用,推動這一關鍵角色更好地履職盡責,切實肩負起推動高質量發展得職責和使命。”李笑非說,校(園)長綜合督導評估能否取得預期效果,能否成為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得重要引領和推動,一方面,取決于評估工作得可以水準,能否真正為校(園)長得工作把準脈;另一方面,也取決于評估結果能否得到足夠重視,切實發揮應有得作用。“此次《意見》得頒布實施,是繼去年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出臺《教育督導問責辦法》之后,教育督導得再一次‘加碼’。我們堅信,隨著《意見》得落實落地,教育督導得作用將得到更加有效發揮,必將有力推動我國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