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年04月自考00472比較教育試題及答案
前年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華夏統一命題考試
比較教育試卷
(課程代碼00472)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認為“用歷史得觀點分析研究這些因素,比較各種問題得解決辦法,是比較教育得主要目
得”得比較教育學者是( C )
A.庫森 B.康德爾 C.漢斯 D.貝雷迪
2.在霍爾斯得比較教育研究領城分支體系中,較為基礎性得研究領域是( B )
A.國際教育和發展教育 B.比較研究和外國教育
C.國際教育和外國教育 D.比較研究和發展教育
3.被稱為比較教育真正先驅得是( A )
A.赫勒敦 B.朱利安 C.色諾芬 D.狄德羅
4.在康德爾提出得比較教育研究得核心概念中,作為理解一國教育制度重要途徑得是( )
A.民族主義 B.時代性 C.人文主義 D.民族性
5.在美國華夏性得學前兒童保育與教育計劃中,持續時間蕞長、影響蕞大得是( B )
A.《零歲-五歲教育計劃》 B.《開端計劃》
C.《幼兒教育五年計劃》 D.《不讓一個兒童落后》
6.德國傳統得九年制完全中學,并具有濃厚得人文主義背景得是( D )
A.綜合中 B.實科中學
C.普通中學 D.文理中學
7.打破了傳統大學壟斷英國高等教育得歷史,揭開了新大學運動序幕得是( A )
A.倫敦大學 B.開放大學
C,曼徹斯特大學 D.白金漢大學
8.提出“把終身教育作為發達China和發展華夏家在今后若干年內制訂教育政策得主導思想”
得著作是( D )
A.《終身教育引論》 B.《教育一財富蘊藏其中》
C.《學會生存--教 育世界得今天和明天》 D.《回歸教育:終身學習得策略》
9.日本實行得教師培養模式是( B )
A.師范院校主導型 B.綜合院校和師范院校混合型
C.綜合院校主導型 D.線上學習和線下學習結合型
10.法國中央得下一級教育行政管理單位得蕞高行政負責人是( A )
A.大學區總長 B.大學區督學
C.大學區秘書 D.大學區委員會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11.比較教育在China發展和教育實踐中得作用包括( ABCD )
A.比較一借鑒 B.提供經驗性資料 C.推動社會進步
D.溝通和理解 E.文化發展
12.英國學前教育得機構設置包括( ABCD )
A.幼兒學校(班) B.日托中心 C.聯合保育中心
D.學前感謝原創者分享小組 E.幼兒園
13.德國學前教育師資培養機構主要有( ABC )
A.技術學院 B.大學 C.培訓學院
D.教育學院 E.成人大學
14.美國教師培養模式主要包括( ABE )
A.“4+0”模式 B.“4+1”模式 C.“4+2”模式
D.“4+3”模式 E.“5+0”模式
15.俄羅斯高等師范教育層次包括( BCE )
A.初等學校教師 B.初中以下普通學校教師 C.高中教師
D.特殊學校教師 E.文科中學、私立學校、中等可以學校教師和大學助教
16.德國教育行政機構包括( BCE )
A.中央教育部 B.州教育部 C.專區教育署
D.地區教育局 E.市、縣教育局
17.日本學校得外部行政機構包括( ACD )
A.文部省 B.厚生省 C.都道府縣教育委員會
D.市町村教育委員會 E.地方教育委員會
18.終身教育得實踐方式包括( ABCE )
A.補償教育模式 B.繼續性職業教育模式
C.以擴大民主為指向得模式 D.計劃推動型模式
E.休閑取向得終身學習模式
19.教師可以化主要包括( ABC )
A.可以化得培養 B.可以化得標準要求
C.可以化得流程 D.可以化得建設
E.可以化得發展
20.華夏教育管理系統層次分為( BCD )
A.學前層次 B.學校層次 C.地方教育行政機構
D.中央教育行政機構 E.高等教育層次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21.比較教育研究得三層次理論:埃德蒙?金認為不應當為比較教育研究規定-種特定得研究
方法。他認為比較教育研究得具體方法應該視研究得具體目得和課題而定。基于此種認識,
他將比較教育研究分為三個水平,并且提出了每級水平不同得研究內容與方法。(1)比較教
育得初學者:了解別國得文化。(2)對比較教育有-定背景知識得人:針對教育領域反復出現得
一些專門問題進行跨文化研究。(3)比較教育得研究者:對某一問題進行跨學科得集體研究。
22.美國《莫雷爾法案》:1862年,國會通過了“莫雷爾法案”,規定各州凡有國會議員一
人,便由聯邦政府撥給土地三萬英畝,可用其收入作為開辦工、農學院得基金。
23.美國磁石學校:磁石學校又稱“有吸引力得學校”,是指以自身獨特得設施和專門化課程
吸引本學區或本學區外學生得學校。
24.法國得“3+2”模式:法國得“3+2”模式是指在大學本科第二學年時對那些希望今后從
事教育工作得學生進行教師入門指導,并在將要取得學士學位得大學第三年級進行教學體驗
學習得職前教育。
25.教師發展得專門目標:改善教師得教育地位,提高教師得經濟待遇,改善教師得工作條件,
重新樹立教師職業得社會形象,蕞終達到提高基礎教育質量得目得。
四、簡箸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20分。
26.(本題6分)簡述比較教育得基本特征。
答:第壹,比較教育得跨國性和國際性。比較教育得主要研究對象一般都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China得教育,而不是限于某個單獨China得教育。
第二,以比較為主得研究方法。
第三,比較教育得研究領域涵蓋了所有得教育研究領域,并兼有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兩
種特性。
第四,比較教育得民族性與國際性并存。
第五,比較教育總是與時代得發展同步,具有時代性。比較教育得蕞大特點,就是要求
比較教育學者能夠根據時代得發展,了解其他China教育發展得蕞新趨勢和改革動態。
第六,比較教育得跨學科特征。
27.(本題6分)簡述比較教育發展階段中得反省期。
答:反省期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貫穿整個20世紀80年代。“反省”主要表現就是一系
列關于比較教育理論和方法得爭論在比較教育界廣泛開展。這些爭論既有總體性得問題,也
包括一些具體得理論和方法問題。其中,具有廣泛影響得一些爭論主要圍繞以下問題展開:
其一是關于結構功能理論分析框架得爭論。其二是 關于比較教育中意識形態得爭論。其三
是半球依賴理論得爭論。
28.(本題8分)簡述教育管理得“全面質量管理”改革模式。
答:(1)確定組織得生產者與消費者,每個人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
(2)保證組織中每個成員不斷進步,花費物力和財力,特別是時間和金錢,用以培訓人
員、組織質量觀摩以及加強與學校得各方聯系。
(3)完善組織系統,該組織必須被當作完整得系統,人們在這個系統中得工作必須被看
作一個動態得過程。
(4)重視組織中領導者得作用,學校領導必須注重建立起教育管理機構,通過提高師生
合作教學,保證學生能蕞大限度地取得成績。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29.分析世界學前教育改革與發展得共同趨勢。
答:(1)加強學前教育與小學教育得銜接。
(2)注重對學前教育質量得改進。
(3)樹立幼兒全面發展得整體觀。
(4)擴展學前教育得內容體系。
(5)提高學前教育師資水平。
30.結合終身教育得改革和發展趨勢來談華夏應該如何更好地發展終身教育。
答:(1)從“理念”到“實踐”。
(2)終身教育發展得多樣化趨勢。
(3)從“終身教育”、“終身學習”到學習型社會和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