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財經2月11日電 (葛成)在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迭代、商業模式持續創新得雙重作用下,2021年華夏新能源汽車產不錯快迎來速增長。部分車企營收、利潤實現大幅增長,但同時一些車企卻遭遇財務難題,錢都被誰賺走了?
特斯拉全年利潤再創新高
中汽協數據顯示,2021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54.5萬輛和352.1萬輛,同比均增長1.6倍。近日,特斯拉披露華夏市場相關數據,得益于在華夏不錯得快速增長,2021年特斯拉華夏營收達138.44億美元,同比增長107.8%。
2021年,特斯拉在華夏得不錯(包括華夏出口到海外市場得不錯)超過47.3萬輛,同比增長約87%。
特斯拉2021年全年財務總結(數據近日:特斯拉自家)。
根據特斯拉公布得財報,2021年,除去新工廠建設及其他資本支出花費得65億美元,特斯拉仍創造了5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51億元)得GAAP凈利潤。特斯拉自家表示,得益于Model Y得熱銷和上海超級工廠產能得持續攀升,特斯拉全年利潤再創新高。
作為新能源汽車得龍頭企業,特斯拉賺錢已經是行業內人盡皆知得“秘密”。根據特斯拉公布得數據,在2021年第三和第四季度,其單車成本已降至3.6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2.89萬元)左右。而隨著特斯拉大型鑄件、結構電池組、4860電池等技術和項目得推進,降本增利還將持續。
有國產品牌單車利潤僅16.4元
與特斯拉利潤暴增相對應得,則是部分新能源車企得虧損,以及部分華夏汽車品牌持續得微利經營。
2021年蔚來、理想、小鵬三家造車新勢力仍處于虧損狀態。而在已經公布財報得車企中,長城汽車利潤增幅蕞高,同比增長26.45%,全年營收為1363.17億元,凈利潤為67.81億元。雖然數額不低,但和特斯拉相比,仍存在量級上得差距。
長城汽車2021年全年營收(支持近日:長城汽車)。
當然,長城汽車67.81億元得利潤已經足以讓同行眼紅。以奇瑞汽車為例,上年年其累計汽車不錯達到44.9萬輛,但全年凈利潤僅為737.18萬元,折算下來單車利潤僅有16.4元,僅僅維持微利運營,忙碌一年只是“賺了個寂寞”。
此外,部分新能源車企還出現了虧損。根據北汽新能源旗下北汽藍谷近期發布得業績預告,2021年度北汽藍谷預計虧損達48億-53億元,而扣除非常性損益虧損50億-55億元,北汽藍谷已連續兩年處于嚴重虧損當中。
造車新勢力盈虧平衡點何時到來?
隨著時間得推進,部分虧損企業得形勢則將有所改觀。據中信證券汽車及零部件行業首席分析師尹欣馳分析,目前蔚來、理想、小鵬三家華夏品牌“造車新勢力”正處在盈利能力改善得加速期,大額研發投入導致其短期仍在戰略性虧損,但其不斷攀升得單車毛利潤已經顯示出其在未來逼近盈虧平衡點得能力。
2021年,蔚來、理想、小鵬三家造車新勢力得不錯分別達到9.14萬輛、9.05萬輛、9.81萬輛,同比增長分別為109%、177%、263%。由于制造端規模效應得提升,三家新勢力得綜合毛利率在2021年三季度分別達到了20.3%、23.3%、14.6%。中信證券據此分析,結合歷史上特斯拉得盈虧平衡數據以及考慮到三家新勢力得財務數據,造車新勢力有望在未來一年迅速逼近盈虧平衡點。
資料圖:福鼎時代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一期項目。
與傳統燃油車不同,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蕞大成本單元。思略特數據顯示,新能源動力電池占據新能源整車總成本近45%。新能源汽車產不錯得快速增長,也進一步促成了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利潤得大幅提升。
根據寧德時代1月27日發布得公告,其2021年凈利潤預計為140億元-165億元,同比增長150.75%-195.52%。作為全球份額蕞大得動力電池生產商,其利潤已經超過了大多數國內車企。
抓住消費升級得機遇是關鍵
“華夏消費者購車金額在持續升級,這驅動了高端豪華品牌不錯得不斷提升。”在國內可能排名第一汽車集團公司董事王國強看來,華夏消費者消費升級得趨勢非常明顯,華夏已經成為了豪華車得全球第壹大市場。
“當前汽車換購消費已經成為主流,大部分換購消費者都會選擇升級車輛,自然而然產生了汽車消費升級。”So.Car產品戰略感謝原創者分享創始人張曉認為,華夏車市得升級趨勢從前年年就已經顯現,典型代表是“70后”等市場得主流消費群體得換購需求,拉動了市場需求向上。同時,智能化和網聯化趨勢下,年輕消費者對于新得高端產品得需求也在持續走強。
資料圖:比亞迪第壹百萬輛新能源乘用車--漢EV。
2021麥肯錫汽車消費者洞察報告也提到,汽車廠商需要密切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消費升級趨勢,布局增量價格區間市場(如20萬~30萬元價格區間),重點打造競爭力十足得產品,迅速提升效益。
一部分華夏品牌車企已經走到了前列,相繼推出高端產品,獲得了不錯得市場反響。20萬元級得比亞迪漢,連續多月不錯破萬,一度供不應求。25萬元級得坦克300由于積累訂單過多,導致長城汽車官宣暫停接受新訂單。(完)
近日:華夏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