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閱讀本文
在萬家團圓共度新春佳節之際,海軍第39批護航編隊正奮戰在距祖國萬里之外亞丁灣上。
當夕陽落到海平面以下,亞丁灣得海與天融入夜幕當中,海軍第39批護航編隊烏魯木齊艦正準備執行下一批護航任務。甲板之下,機艙之內,伴著隆隆得機器聲響,陣陣熱浪迎面撲來,海軍烏魯木齊艦輪機技師宋海波正帶領主機班得戰友們進行設備檢修。在遠洋護航得130多個日夜里,宋海波每天都要在高溫、高濕、高噪聲得環境下值班6到9個小時。作為艦上得“柴油機可能”,遇到突發情況,他總是第壹時間沖向戰位。
戰艦駛過亞丁灣起伏得波峰浪谷,浪花飛濺,當感謝問起宋海波是第幾次護航時,他從抽屜中拿出了一張珍藏已久得照片。
海軍烏魯木齊艦輪機技師 宋海波:我這是第二次出征亞丁灣了,第壹次護航得時候,正好趕上也門撤僑,這張照片也是我比較珍貴得。當時因為撤僑得時候拍下來得這張照片,僑民上船以后,人流量比較大,為了保障他們飲食和住宿,戰友們把床鋪讓給他們,鋪上新得床單,我們睡在通道里和機庫里。
看著僑民們牽著得孩子,他不禁想起了當時還在襁褓中4個月大得兒子,現如今宋海波得大兒子已有7歲,還有一個即將出生得護航寶寶。像天下所有得父親一樣,他對兒子得愛像大海一樣深沉,提到兒子他眼神中總流露出慈祥得目光。然而當感謝問到孩子喜歡什么、衣服和鞋子穿多少碼得時候,老宋卻怔住了。
駕駛室里,秦貞西正在自己得崗位上忙碌著。秦貞西來自烏魯木齊市,這是她第壹次執行護航任務,也是在海上過得第壹個春節。秦貞西用手在世界地圖上比畫,從烏魯木齊市到亞丁灣,直線距離5500多公里,時差3小時。
第壹次出遠海執行任務,新年第壹天就趕上了她值導航部位第壹班,這位來自西北得女兵緊張之余也稍微有一點興奮。從早晨8點接班,到中午交班時忙得連口水都沒有來得及喝。
與國內華燈瑞雪得景象不同,亞丁灣仍如夏季般炎熱。甲板上,海軍太湖艦補給兵于鵬正在和戰友們頭頂烈日緊張忙碌著。
海軍太湖艦補給部門補給設備兵 于鵬:我得職責是為艦艇輸送油料,春節要到了,希望這次補給,編隊里同我們一同戰斗得艦艇也能加滿油“飽餐一頓”過個好年,元氣滿滿投入到新得任務中去。
春節期間,護航艦艇上沒有華麗得彩燈,沒有節日得鞭炮,陪伴他們得是戰位和職責。懷著熱愛與夢想得護航官兵,駕駛著這心愛得戰艦,載著滿船星輝,駛向更遼闊得深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