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合肥1月9日電 題:皖北泗縣寒冬花艷果鮮 供應長三角春節市場
中新社記者 趙強
皖北日前飄起2020年首場雪,而皖北泗縣多個扶貧產業園內卻是“春色滿園”:紅彤彤的草莓、嬌艷欲滴的鮮花、綠油油的西紅柿秧苗和堆滿倉庫的紅薯……這里是上海、南京等地客商的采購基地,更是當地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寶地。
圖為1月7日,安徽泗縣屏山鎮花卉苗木產業就業基地內,工人包裝鮮花。中新社記者 趙強 攝春節臨近,安徽省最大的花木種植基地——泗縣花木扶貧產業基地迎來發貨旺季,“紅運當頭”“紅掌”等象征喜慶的花卉供不應求。在基地10萬平方米的智能聯動溫室里,鳳梨、紅掌、竹芋等之花競相綻放。韓金霞正和工友們緊張地“打包”裝車,準備發往“長三角”地區。
韓金霞因家人生病致貧。2019年5月,她到扶貧產業基地就業,每天工作9小時,每月有2000多元(人民幣,下同)收入,逢年過節有額外獎勵。家里流轉出去的10畝地還有5000元收入。
“我一年幾乎都在園里忙活,栽花、澆水、施肥、套袋....。。都是些輕便活。”言語間,韓金霞對這份工作很滿意。
在長溝鎮汴河村蔬菜扶貧產業園,西紅柿秧長勢喜人,當地農戶多選擇種植名叫“普羅旺斯”的品種,王翠華就是其中之一。王翠華是單親家庭,自己帶了兩個孩子,她通過自主創業脫貧,2017年被評為該村脫貧致富帶頭人。
“剛開始我申請了5萬元扶貧小額貸款,用來租棚和買苗,邊種邊學。忙的時候找村里的貧困戶幫忙,平時自己打理。”王翠華說,去年種植大棚收入八九萬元,生活有了奔頭,今年她將再貸一次款,打算自己建個大棚。
泗縣歷史悠久,境內有楚漢之爭的古戰場——霸王城古跡遺址、隋唐大運河通濟渠遺址等歷史古跡。這里也是安徽省23個貧困革命老區縣之一,2012年泗縣被列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近年來,該縣發揮獨特優勢,走出了一條具有當地特色的脫貧路。
屏山鎮黨委書記仝昆鵬說,該鎮自建成花卉扶貧基地后,起到了很好的產業帶動效應。截至目前,基地已引領、帶動周邊100多人就業和創業,其中,貧困戶就業40余人,創業20余人。
墩集鎮草莓扶貧園永邦草莓種植合作社社長尹永邦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過去當地種植結構單一,每年一季麥子、一季玉米,兩季加起來畝均純利潤最多1000元,但是種植草莓的話,每畝最低也有1.5萬元的收入。
交談之際,南京采購商康先生的貨車已停在草莓大棚外,他要采購1000公斤草莓。記者看到,工人們手中包裝的草莓大小不一,這些都是根據客戶需求“量身定制”的。
尹永邦告訴記者,墩集鎮草莓扶貧園現有規模8000余畝。“今年草莓上市很早,預計春節期間迎來高峰。按照目前的產量已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我們將擴建一萬畝,再建一個組培中心,為脫貧后的鄉親們提供種苗。很多村民種植嘗到甜頭后,都準備擴大規模。”
據了解,2014年至2019年,泗縣累計脫貧24862戶72385人,65個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發生率下降至0.22%,貧困村村集體收入均達到10萬元以上。
2019年4月,經安徽省政府批復,泗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