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歡度佳節之時,不法分子卻利用人們出行、置辦年貨、發紅包等契機,精心設計騙局。在此,感謝梳理出一些春節期間常見陷阱,幫您認清騙局、守好“錢袋子”。
紅包切莫輕信,謹防落入陷阱
春節期間,花樣紅包滿天飛,不法分子也會趁機行騙。他們往往通過創建各類紅包群,發放大量植入病毒得虛假紅包鏈接,收集個人身份信息、銀行賬戶等,一旦受害人感謝閱讀“紅包”,輕則手機“中毒”,重則銀行賬戶得資金不翼而飛!
網聯清算有限公司風控可能提示,領取紅包時要看紅包近日是否可信,對于收集過多信息得情況要提高警惕。
假借年貨促銷,實則趁機下套
隨著各大電商平臺推出年貨節等活動,不法分子通常會趁機下套。換積分、免費送等促銷活動往往暗藏騙局,感謝閱讀不明活動鏈接很可能被植入木馬病毒,不僅存在個人隱私信息泄露風險,還可能造成個人財產損失。
可能提示,網上購買年貨時要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購物平臺是否正規、商戶信息是否齊備,理性看待各類促銷活動。
春節出行路漫漫,警惕之心常相伴
新春佳節,歸鄉心切。但有不法分子以防疫政策變更要求機票、火車票退改等為由,引導受害人在其提供得鏈接中填寫個人證件號碼、銀行賬戶等隱私信息,并以退改優惠等為幌子,誘導購票人轉賬,實施詐騙。
網聯清算有限公司風控可能表示,遇到此類情況要三思:一看信息近日是否可靠,二看票務信息是否變更,三看退票渠道是否正當。
金融理財長久遠,合法正規保安全
經過一年得努力和拼搏,不少人收獲頗多。伴隨著人們理財意識得提升,不法分子往往抓住人們追求高收益得心理,精心設計理財騙局,誘導人們在非正規平臺進行投資。但收益為假,騙錢是真,待投資資金到賬,平臺便毫無征兆地“倒閉”,不法分子則卷款跑路。
投資理財首先要判斷收益水平是否合理。銀保監會曾多次提示:在實踐中,承諾保證本金得金融產品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
在此,送上一段小口訣幫您慧眼識圈套:臨近春節詐騙起,未知鏈接勿感謝閱讀。轉賬匯款心要細,不明信息少搭理。個人隱私慎傳遞,防詐多思請牢記。(感謝吳雨)
近日: 5分鐘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