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現在經常在討論,手里要有多少錢,才能夠后半生安享晚年?既然談到說過下半生,那么現在應該是60歲左右了,就算再年輕些,那也應該50歲了。
那么對于已經到了50歲的人來說,如果手里有1000萬的存款,可以無憂地過完下半生嗎?我認為是完全可以的了。
如果有一千萬的存款,就算最保守的存銀行定期,按照3.5%的利率來算,一年也有35萬元的利率收入,平均每個月有2.9萬元的被動收入,試問中國現在有多少人一個月能有2.9萬的收入,本身這就已秒殺了絕大多數人。
而對于1000萬的資金來說,可選擇的方式很多,如果通進行一下合理的理財管理,通過銀行的私人銀行業務管理,或者通過大額存單等多種低風險的形式進行組合理財,一年獲得6%的收益難度并不是太大,那么一年利息收入就是60萬元,一個月平均有5萬的收入,現在有很多地方的工資一個月也就4000元,一年也是近5萬元,你一個月的利息收入就當別人辛苦工作一整年了,別人都照樣過,你自然可以過得更好了。
我就以目前50歲來看,預計活到100歲,按照全國平均水平來測算一下需要多少錢。
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9853元,我們以2018年人均支出為基數,按照每年通脹3%的水平來計算,假設活到100歲,一共還有50年的時間,則這50年的時間一共需要224萬元才能達到基本支出,假設1000萬理財,一年獲得60萬元的理財收益,50年可以獲得3000萬元的總利息收入。
這已經完全可以覆蓋基本的生活保障了,也可以讓自己過得無憂無慮了。
當然,可能有人會說,以后會發生通貨膨脹,到時候5萬元一個月可能不夠用了,這一點其實不用太過擔心,因為如果通脹率很高,存款或理財的利率也會升高,如果通脹率降低,存款或理財的收益也會下降,只要不是坐吃山空,能進行合理的理財,雖然不一定能完全戰勝通脹,但通脹對財富的吞噬會明顯降低。
以后的貨幣購買力會如何變化,未來的經濟模式將如何改變,這些都是沒有人知道的。所以根本不可能精準地去計算出未來需要多少錢。不過,隨著年齡的增加,社交費用也會減少,有些消費已經有心無力,后半生的消費支出,也未必會像我們想象中的那么恐怖,最主要的支出可能在于醫療方面,有1000萬元,把保險買上,問題不大。
再者,如果真的幾十年后利息不夠花了,那還有1000萬的本金啊,還可以繼續邊花利息邊花本金,1000萬元足夠過下半生了,當然我所說的足夠是指和絕大多數人對比,過上穩定舒適的生活不成問題,如果窮奢極欲,那么1億可能也未必夠用。
話說回來,現在真的有多少人有1000萬呢?大多數人能有100萬就不錯了,日子還是照樣要過,有1000萬那已經是足夠了。大家覺得,有1000萬能無憂無慮的過下半生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