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土地整理項目304個
新增耕地指標19.35萬畝
消減地災隱患7648處
減少受威脅群眾21萬余人
……
一串串閃光得數字
折射出2021年
四川自然資源得新發展、新成就
今天,通過9張“成績單”
向您匯報
1
2021年四川省通過落實蕞嚴格得耕地保護制度,耕地保護全面加強。全年,完成土地整理項目304個、新增耕地指標19.35萬畝。有序推進耕地占補平衡指標流轉。
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嚴格管控“非糧化”。扎實開展農村亂占耕地建房以及挖田造湖、挖湖造景等問題專項整治。在華夏率先創新開展耕地變化情況雙月動態監測。會同農業農村廳出臺《關于嚴格規范永久基本農田占用調整和補劃管理得通知》,對嚴格限定永久基本農田占用、調整和補劃永久基本農田等提出更嚴格要求。
2
2021年四川省著力優化國土空間結構和布局,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有序推進。高質量推進省級“1+1+5”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土空間規劃已通過省規委會審議、華夏可能審查會審查。省級國土空間規劃已通過省決咨委論證、省規委會審議,全省五大片區國土空間規劃已通過可能技術評審。
穩步推進省級以下國土空間規劃編制。21個市(州)、需編制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得163個縣(市、區)已形成規劃初步成果。11個試點縣(市)鄉鎮級國土空間規劃和村規劃編制工作穩步推進。積極指導地方探索編制成都都市圈、四川天府新區和4個省級新區國土空間規劃。
3
2021年省自然資源廳通過發揮自然資源對經濟社會發展得支撐作用,著力保障重點區域發展用地。將天府新區、華夏(綿陽)科技城省級用地審批權委托下放至成都、眉山、綿陽市政府行使,有序下放成都東部新區等4個省級新區省級用地審批權,受委托市級政府已批復用地9000余畝、審批時間平均縮短50%以上。繼續做好原深度貧困地區邊建邊報項目用地保障。
加快提高建設用地審批效率,完善《建設用地報批工作制度》,全面啟用四川省建設用地三級聯網審批和管理系統,用地報件平均辦理時長36天、較上年年縮短47%。建立重大項目用地保障庫,探索“容缺審批”,推動項目快速獲批、快速落地。
4
2021年四川省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持續深化國土空間生態修復,進一步筑牢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加快構建全省生態修復規劃體系。在華夏率先建立省市縣三級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體系,印發華夏第一個市級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編制指南,省級生態修復規劃成果已通過可能感謝原創者分享論證,21個市(州)已形成規劃初步成果。
扎實推進生態修復重大工程。廣安華鎣山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China試點工程基本完成,超額完成長江干支流沿岸10公里范圍內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任務,2021年度黃河流域、青藏高原重點區域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等重大項目統籌推進。
5
2021年四川省以調查監測和確權登記為基礎,以完善自然資源資產產權體系為重點,全面夯實“兩統一”工作基礎,增強自然資源資產管理能力。
扎實開展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完成上年年度國土變更調查。推進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體系建設,建立多部門參與得聯席會議制度,探索開展森林、草原等專項調查。構建“天府調查云”應用體系,已應用于耕地保護、調查監測、督察執法、用途管制、礦山調查等多方面工作?;就瓿傻V產資源國情調查工作,累計完成714個礦區、459個礦山調查,成果通過自然資源部初審。
加強基層“堡壘”建設。全省96%得縣(市、區)完成自然資源所改革任務,自然資源所在鄉村規劃建設、土地資源管理、地質災害防治、服務群眾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6
2021年四川省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建設項目用地預審與規劃選址階段實現“多論合一”,論證審查時間減少50%以上;工程建設項目“多測合一”實現一次委托聯合測繪成果共享?!耙痪W通辦”實現自建業務系統與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百分百對接,建設用地預審等25個事項和不動產登記3個高頻事項實現“一件事一次辦”,“川渝通辦”礦業權登記走在華夏前列。
此外,四川省穩妥推進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探索開展市(州)土地管理水平綜合評估?!盎旌嫌玫亍备母镌圏c在3個市穩步開展?!爱€均論英雄”改革全面推進,基本完成工業基礎調查及“畝均論英雄”分析監測和評價系統開發。以省政府辦公廳名義印發《關于推行工業用地“標準地”改革得通知》,試點地區項目落地時間平均縮減3—6個月。
7
去年,四川省政府設立省自然資源總督察和專職副總督察,向市(州)全覆蓋派駐自然資源督察員30名,探索形成地方政府土地管理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得發現、促改機制。
此外,大力推動違法違規問題整改,積極推進自然資源領域法治建設。完成四川省土地管理法實施辦法修訂草案代擬稿起草,規范開展自然資源領域行政復議和訴訟工作,示范推動解決自然資源領域法治建設三個具體問題取得積極成效。
8
去年四川省聚焦加快提高治理得效率和質量,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加強科技創新,加快提升自然資源管理工作現代化水平。充分運用“空天地”綜合遙感技術,核查確認“預案外”地質災害隱患點1679處。
據悉,四川省通過加強現代化科技手段應用,在地質災害防治領域,聯合氣象部門開展地質災害短臨預報,提升監測預警實效。強化群專結合監測預警體系建設,汛前新增建設可以監測點3800余處,基本實現威脅30人及以上隱患點全覆蓋,惠及受威脅群眾93萬,成功實現57起可以監測預警。
此外,加強信息化支撐,深入實施信息化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四川省自然資源基礎信息平臺建設加快推進,“一張網”建設即將進入全面實施階段,“一張圖”建設已形成涵蓋“山水林田湖草沙冰”自然資源全要素4大類33個中類158小類得數據資源體系,“一平臺”初步建成、正進行三大應用體系開發。
9
2021年四川省充分發揮自然資源行業優勢,聚焦群眾得“愁難急盼”問題,傾力辦實事、辦好事,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全省社會和諧穩定、民生改善作出了較大貢獻。
出臺10條自然資源支持政策,從國土空間規劃、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用地等方面,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給予支持。提前完成易地扶貧搬遷36.38萬套安置住房不動產登記任務。
創新開展地質災害全域綜合整治三年行動計劃,有效應對16輪強降雨過程和72次3.0級以上地震,消減地災隱患7648處,減少受威脅群眾21萬余人,主動避險轉移群眾90.3萬余人,成功避險78起,避免1837人因災傷亡。高效完成避險搬遷安置600戶農戶、治理60處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民生實事項目。
近日 | 四川發布客戶端出品
感謝 | 楊璐綺
感謝 | 鄭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