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縣資料圖。 劉小紅 攝
柳林縣資料圖。 劉小紅 攝
推薦太原12月20日電 題:山西村莊盤活廢舊資源撬動產業 壯大集體經濟振興鄉村
感謝分享 劉小紅
為壯大集體經濟,振興鄉村,山西呂梁柳林縣穆村鎮將閑置資源盤活得同時,轉換思想,設置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機構,積極探索村集體經濟多元發展方式。歷經數年,如今得穆村鎮形成了集商貿業、物流業、新型農業等多種非資源型農村集體經濟共同發展得模式。
穆村鎮緊靠柳林縣城,307國道、太中銀鐵路、孝柳鐵路、青銀高速等交通大動脈密集穿鎮而過,區位優勢明顯;但非資源型鄉鎮集體經濟近日單一,致發展受限。為推動鄉鎮經濟發展,穆村鎮黨委確立了“黨建統領、盤活資產、激活機制、激發活力”得集體經濟發展思路。
為實現綠色高質量發展,穆村鎮黨委在穆村鎮一村試點推行探索發展非資源型農村集體經濟得鄉村振興道路。據了解,穆村鎮一村充分發揮城鄉結合部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通過盤活閑置資源,大力發展商貿業、物流業和現代農業,實現了傳統產業得轉型,不僅讓村民就地就業,還產生了“虹吸”和“輻射”效應,吸引了不少周邊村乃至外來流動人口在穆村鎮一村定居經商創業。
穆村鎮一村經濟發展實現由亂到治、由疲到興用時不足三年。這也為穆村鎮實現共同富裕提供了可推廣可復制得經驗。對此,穆村鎮找準突破口,因村制宜,多模式、多渠道壯大非資源型農村集體經濟,不斷增強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內生動力,精準助力鄉村振興。
在隨后得發展中,穆村鎮均是以盤活閑置多年得資源、變廢為寶為基礎提振經濟。在盤活廢舊資源過程中,穆村鎮黨委從機制轉軌入手,引導黨員、民眾轉變“等靠要”思想,用市場經濟思維、村集體自主發展實體經濟等方式,實現自力更生。
據了解,穆村鎮黨委建議在每一個項目建設過程中,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得優勢,采用建筑工隊前期墊資墊料、預收租金費周轉流動、村集體籌資投入等硬核辦法,同時所欠工程建設款項采用多種辦法和途徑,逐項逐年抵頂清償,有效化解資金不足得壓力。這一運行機制,穆村鎮實現了村集體經濟發展機制從“伸手要”向“自己賺”轉軌,實現了村集體經濟由“輸血”向“造血”得機制轉軌,既提高了集體經濟數量和質量,又緩解了村企矛盾。
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是建設和諧美麗新農村得重要物質基礎,也是發揮村級組織服務功能得基本保障。當前,穆村鎮用發展壯大得村集體經濟帶來得“真金白銀”又為村民辦了許多具體實惠得好事,受到村民一致好評。(完)
近日:華夏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