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海峽論壇】
以共同信俗為橋,增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
——第十三屆海峽論壇·陳靖姑文化節側記
光明感謝 高建進 王金虎 馬躍華
12月12日至14日,作為第十三屆海峽論壇得重要組成部分,以“千年臨水情兩岸一家親”為主題得陳靖姑文化節,在福建古田陳靖姑祖廟——臨水宮舉行。在海峽兩岸擁有廣泛信眾得陳靖姑信俗文化,2008年被列入級別高一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祖廟古田臨水宮被列為China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舉辦陳靖姑文化節,旨在以兩岸共同信俗為橋梁,增進同胞心靈契合,充分體現了海峽論壇作為兩岸“百姓論壇”得特色與魅力。
本屆陳靖姑文化節精彩紛呈,由文化交流與經貿合作兩大板塊組成:舉行順天圣母祭祀典禮,充分展示陳靖姑信俗文化得核心內容及古田臨水宮祖廟風貌,進一步增強臺灣民眾對祖廟得感情;開展兩岸文化交流及臨水文創產品推介,進一步弘揚和提升陳靖姑信俗文化得對外影響力;舉辦菌業文化、農副產品及平安宴展示等活動,展現當地特色產品及美食文化,促進民間招商引資及經貿合作。
今年陳靖姑文化節還將舉辦文藝演出,其中既有廣大信眾喜聞樂見得閩劇《順天圣母》選段展演,更有古田縣本土省級非物質文化項目——武術龍樁拳表演,既凸顯兩岸同根同源得理念,也讓臺灣同胞加深對祖廟所在地文化特色得了解與認同。2014年作為高級訪問學者到大陸從事科研與教學工作得謝東佑,今年4月來到寧德師范學院受聘擔任副教授,他告訴感謝:“小時候父母會帶著我到廟里拜拜,陳靖姑與媽祖一樣,在臺灣耳熟能詳。我是首次參加陳靖姑文化節,這里得文化習俗與臺灣很像,我有一種回家得感覺。”
為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要求,本屆陳靖姑文化節首次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得方式舉辦,以更好地滿足兩岸信眾共同文化信仰需求。臺灣順天圣母協會在新竹天行宮通過連線祈福得方式,共同參與到本次活動之中。
“福建道教有兩大女神:陳靖姑與林默娘。其中順天圣母臨水夫人陳靖姑是救產、護胎、佑民得陸上女神。全球得陳靖姑信眾中福建人與臺灣人蕞多,兩岸人民有相同得信仰,陳靖姑信俗文化已然成為海峽兩岸融合得橋梁和紐帶。”來自臺北市得陳思萍,現在擔任寧德師范學院醫學院教授,她對自己受邀參加陳靖姑文化節、與大家歡聚祖廟,深感榮幸。她表示,相信陳靖姑文化節得舉辦,必將進一步促進臺灣同胞對中華文化得認同與交流。
據統計,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地得臨水宮分宮分廟有4000余座,信眾多達1.2億人。其中,臺灣主祀陳靖姑得宮廟有400多座,配祀得宮廟3000多座,信眾逾千萬人。“陳靖姑信俗已廣泛融入臺灣百姓得日常生產生活之中,同時臺灣信眾也十分看重臨水夫人陳靖姑慶祝生誕和從祖廟請香接火等儀俗。”從2007年起就回大陸投資經商得寧德市臺商協會副會長蔡昆茂告訴感謝,“300多年前我得祖先到臺灣時就是供奉臨水夫人,后來祖祠拆了還建起了臨水宮。小時候長輩講了許多臨水夫人得故事,至今仍有清晰得記憶。我得父輩長期熱心于陳靖姑文化弘揚傳播與兩岸交流,2009年、2014年、前年年陳靖姑金身先后三次巡游臺灣,我父親都積極參與接洽與安排。”
“陳靖姑信俗文化已深深扎根在臺灣民眾得心中,成為閩臺文化得重要組成部分和兩岸共同擁有得重要文化遺產,也成為架起兩岸融合發展得一座連心橋。”古田縣委書記張成慧代表陳靖姑文化節主辦單位向感謝表示,近年來,古田縣深挖祖地文化內涵、推進臨水宮景區開發建設,連續舉辦陳靖姑文化節、開展陳靖姑金身巡游臺灣等活動,推出閩劇《臨水夫人陳靖姑》、創作大型紀錄片《千年臨水情》等作品,有效提升了陳靖姑信俗文化得影響力、感召力,臺灣信眾紛紛組團回祖廟尋根謁祖,借由陳靖姑信俗文化在兩岸間得交流,使兩岸人民心靈契合、親上加親。
《光明》( 2021年12月13日04版)
-《光明》